整體熔杯的使用,有利與保證沖頭運動的同軸度,避免了分體熔杯與澆口套因制造誤差造成的不同軸的影響,從而能有效的減少沖頭的消耗量。裝入模具段的整體熔杯冷卻水結構,前段采用環(huán)形冷卻,后段接觸鋁液側冷卻方式。
目前冷卻水在整個壓鑄行業(yè)中應用較為普遍,絕大多數模具在生產中需要使用冷卻水來帶走熱量,從而達到的使用效果。由于條件限制,生產中因“O”形密封圈在高溫下容易老化而失效,采用進口密封圈,雖然效果好但成本又較高,使得在生產過程中常出現“漏水”現象,這時,對模具的維護就顯得特別重要,再加之比較小的冷卻水道易被水垢堵塞,故生產中一般連續(xù)生產5000件左右,需要將模具下場,更換“O”形密封圈,鉆出水垢,重新裝模試水,確保冷卻水暢通、不滲漏,從而達到冷卻的目的,保證模具工作溫度在一定的范圍內。
壓鑄合金溫度選用原則:
1) 澆入的金屬溫度越低,壓鑄模的壽命越長;
2) 用低溫壓鑄,才有可能減少排氣槽深度的增大,降低金屬液濺出的危險;
3) 采用低溫壓鑄能減少壓室與頂桿嚙緊的機會;
4) 采用低溫壓鑄能減少鑄件中的收縮孔和裂紋的產生。
總之,在工藝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壓鑄合金的溫度,還是選用低溫壓鑄好。
正確選擇壓鑄成形條件,是試模調整的關鍵。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即使模具的設計與制造都十分正確,但由于壓鑄成形的條件選擇不當,同樣壓不出合格的鑄件。相反,在某些情況下,可借助于調整壓鑄成形的條件,來克服模具的不足之處,壓出了合格的鑄件。為此,試模人員必須熟悉各項壓鑄成形條件的作用及相互關系、模具的動作原理等,才能正確地選擇和合理地調整各項壓鑄成形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