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分很多行業(yè),設備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專機又是設備行業(yè)中比較“活潑”的一種。即便是在專機的行當中也分很多種方向。
其實“十年”在機械裝備這個行業(yè)不見得有多拿得出手,論壇里也有很多老前輩,所以不敢胡亂賣弄,在這里說出來,算是拋磚引玉,或者集思廣益。"
在這里我不想談技術水平如何提高,因為除了積累,別無它途。我們就談談“如何給自己增值”的問題。眼下人才市場想淘一個專機人才,幾率幾乎為零,很搶手,但仍有兄弟覺得自己待遇不夠好,有木有?原因何在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非標設備設計.JPG
1、敢打敢沖的勁頭有沒有?
熟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句話我覺得尤其適合剛從業(yè)的機械工程師。年紀越大,反而顧慮重重,年輕人想出頭,不拿出點狠勁來是不行的,因為你不能跟老師傅比穩(wěn)定、比耐性、比經(jīng)驗、比技術,那你只能比誰更敢沖!!我剛參加工作2年的時候,公司接了一個300多萬的項目(單機),原本是給一個老工程師做的,但剛開始談方案,便離職了,接下來公司依次詢問了5、6個經(jīng)驗豐富的工程師,卻沒一個人敢接手,這種情形下,才輪到我頭上了,我能不心虛嗎?總工找我談話時,滿是鼓勵,說他在后面撐著,不要怕。我咬咬牙接了,費時一年半,項目才做出來,還不是很完善。如今回頭再想,如果不是當初有這個項目打出名堂,只怕......也沒有只怕了。如今我也30好幾了,去年來一個新公司應聘總工程師到時候,面對的都是四、五十歲的老師傅,拿什么來跟別人比?經(jīng)驗?技術?總不會是 因為我年輕吧?后來才知道出了工作經(jīng)歷,還有我和老板的一句對話:“我就是想做這一行,想在一個新的地方印證我的能力,等到退休,能有一件事,是值得我回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