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裱字畫的綾絹須經過調色托染。染制色彩要根據畫面色彩的濃淡、繁簡及用途來選擇。天地綾子的花紋圖案要大些。宣和裱所用古銅色小邊,用絹染托。染托綾絹均用宣紙夾連,以適畫心厚度。裝裱字畫均用宣紙,夏背紙用夾連、錦連托制為宜,還要使夏背紙的相接處,避開畫面要節(jié)及人物的頭部,否則強急舒卷,有損畫幅。裝裱用糊,稀則有利畫平,古人說“良工用糊如水”。制糊要棄去面粉中的麩皮和面筋,煮糊用火適中。刮制天桿地桿,選用燥干的松木或杉木可保挺直。書畫珍品,用檀木或樟木刮制畫桿可避蟲蠹。
破殘書畫中零碎片,不能丟失,要及時進行揭裱修復。越久放對書畫越不利。專用于包裝手卷的袱子,乾隆時比較時興,內府藏品多用此,并貼有內廷供奉題簽,十分講究。今人可效法。
如果發(fā)現(xiàn)某件字畫受潮發(fā)霉,應速將此畫掛在空氣流通的地方,但不能讓陽光直曬,輕微發(fā)霉,可用撣子輕輕彈去,如發(fā)霉現(xiàn)象嚴重,應重新裝裱修復。 書畫不能長久懸掛,否則會變形。收藏者要將收藏的作品輪換掛,從欣賞的角度會感到新鮮,同時又是對書畫的保護。
書畫庫首先應選擇通風條件好和較干燥的樓房,不宜選擇底層和頂層。對受潮后書畫未晾曬不可卷存,以免生霉。防止受潮可用干燥劑吸潮,即一般固體硅膠,每公斤硅膠可吸水0.4-0.5公斤,吸濕后仍為固體,表面不潮濕、不融化、無污染,無腐蝕性,對書畫也無副作用,性質穩(wěn)定,
可長期使用。書畫防蟲多用驅避劑,利用此劑易揮發(fā)之特點,并且有特殊氣味和毒性的固體,放入密封畫柜(箱)內,使揮發(fā)出的氣體在書畫周圍保持一定的濃度,起到殺滅害蟲或使害蟲不敢接近。常用有萘(C10H8),純萘為白色結晶粉末或片狀,化學性質穩(wěn)定,易揮發(fā),濃度大,可殺蟲。也有加工成萘丸(即衛(wèi)生球),使用時用紙包裹防止接觸書畫。另有用樟腦精(C10H16),其純品為無色結晶,易揮發(fā)。此外還有用二氯化苯(C6H4CI2),藥效為萘之5倍,殺蟲能力大,使用時放入瓶內,瓶口封以紗布,降低揮發(fā)速度,萬勿直接觸及書畫。
裝裱有—套完整工藝過程,操作時須按要求進行。其過程首先是材料的托和染,包括:①托綾、絹,將綾絹正面合案鋪平,用排筆蘸清水將其刷透,后用干毛巾將水份吸干,使綾絹緊繃案面,平直無皺,再刷漿糊,后將卷好的紙對齊綾絹,邊展托紙,邊用漿刷刷實,完后再以棕刷排實,揭去,晾在墻上。另外還可將顏料放入漿糊中調勻,刷至綾絹,上紙,晾干,即連托帶染色,稱渾托。②托鑲料紙、裱背紙,大多托3層。先將第1層紙鋪開,用稀漿水將紙刷平刷勻,加托第2層,對齊邊口,展紙,刷實。再用漿水加托第3層,步驟同上。3層托好后,再用棕刷刷一遍,晾干。③染材料,將顏料及膠用水浸泡化開,把所染紙絹綾反扣在畫案上,往上刷顏色水,要均勻,先刷托紙,后刷紙絹綾的正面。后上墻晾干。接著托裱畫心包括:①濕托法,用于不掉色的畫心。把裁方的畫心反鋪于畫案,潤潮展平,上漿水,沿畫心四邊刷上局條,后把托紙刷上,再用棕刷由上而下刷住托紙。②平托法,用于易擴散或掉色的畫心。其法是托紙上刷漿水,畫心覆其上。有飛托、覆托之分。再進行鑲覆和砑裝,包括:①鑲覆,將托好的畫心裁去多余的局條,再在畫心四周鑲覆上所需要的圈檔、上下隔水、天地頭、驚燕,綾小邊或通天小邊等各種材料,然后在其背面刷漿水,粘上覆背紙即可。②砑裝,砑,即對覆背后的裱件用砑石砑磨,使之光潔柔軟。裝則指在裱好的畫幅上,裝配天地桿、軸頭、在桿上鉆,穿繩,以便懸掛等,至此裝裱工作全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