鉑金是一種天然形成的白色貴重金屬。鉑金早在公元前700年就被人類發(fā)現,在人類使用鉑金的2000多年歷史中,它一直被認為是貴的金屬之一。 在礦物分類中,鉑族元素礦物屬自然鉑亞族,包括銥、銠、鈀和鉑的自然元素礦物。鉑族元素礦物均為等軸晶系,單晶體極少見,偶爾呈立方體或八面體的細小晶粒產出。
銥,金屬元素,元素符號Ir,原子序數77,原子量192.22,元素名來源于拉丁文,原意是“彩虹”。銥在地殼中的含量為千萬分之一,常與鉑系元素一起分散于沖積礦床和砂積礦床的各種礦石中。
銠存在于鉑礦中,在精煉過程中可以集取而制得。顏色為銀白色, 金屬光澤,不透明。硬度4~4.5,相對密度12.5。熔點高,為1955℃。 化學性質穩(wěn)定。由于銠金耐腐蝕,而且光澤好,因此主要用于電鍍業(yè),將其電鍍在其它金屬表面,鍍層堅固耐磨,反光效果好?;蟽r2、4和6。電離能7.46電子伏特。在中等的溫度下,它也能抵抗大多數普通酸(包括王水在內)。在200—600℃可與熱濃硫酸、熱氫溴酸、次氯酸鈉和游離鹵素起化學反應。不與許多熔融金屬,如金、銀、鈉和鉀以及熔融的堿起反應。
三氯化釕是化學物質,分子式是RuCl3。為帶有光澤的晶體顆粒,一般呈灰褐色或暗紅色,有腐蝕性,極易潮解,溶于水、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中,在熱水中分解。用于多相催化或均相催化,電鍍、電解陽極,電子工業(yè)等重要化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