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家禽的一種。有別于籠養(yǎng)的肉雞、蛋雞。公雞冠大而紅,性烈好斗,母雞雞冠極小。土雞也叫草雞、笨雞,是指放養(yǎng)在山野林間、果園的肉雞。土雞科學管理很重要:
①雛雞進入育雛室,周每平方米50只,且隔開為一群,在彈性塑料網(wǎng)上或竹編網(wǎng)上鋪新鮮干凈的干稻草。鋪草厚度以雛雞糞便能從其空隙中落到地上為宜。第二周每平方米40只,撤去鋪草,使雞糞直接通過網(wǎng)眼落到地上。第三周每平方米30只,之后為10只。
②按日齡、強弱、大小、公母分群飼養(yǎng)雛雞。
③雞舍溫度周為32℃,以后每周降2.5℃,至自然溫度21℃時脫溫。
④采用1小時光照、3小時黑暗的4小時周期間隙光照法,使雞的活動與休息適量,促進土雞的生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同時節(jié)約電費。光照強度參照白天采光窗的光照強度。
⑤雛雞25日齡方可放牧,這是保證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免疫
做好雞的免疫接種和防疫工作,防止傳染病的發(fā)生和傳播,這是規(guī)模養(yǎng)雞成功的關(guān)鍵所在。因 此,要搞好免疫接種和防疫工作,減少雞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對土雞的免疫程序,應結(jié)合生產(chǎn)的性質(zhì)(商品肉仔雞)而定,就是是按肉雞的免疫程序來參照進行,即1 日齡的雛雞免疫接種馬立克氏疫苗(無條件時也可不搞,這主要是在孵化場搞);6~7日齡的雞用雞新 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傳支H120苗等混合飲水免疫;24~28日齡用雞新城疫Ⅱ系苗飲 水免疫一次;60日齡再用雞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種一次,以后不再免疫接種。
在飼料飲水中添加一些可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在2~7日齡添加0.02%的痢特靈和0.01%的土霉素或青霉 素、慶大霉素等,13~17日齡又重復用。19~90日齡在飼料中添加氯苯、抗球王等抗球蟲的藥進行驅(qū)蟲 、雞舍每天要清掃干凈,并用生石灰對地面和承糞板上進行。每半月用復合酚兌水將舍外進行噴霧 ,用百毒殺對雞舍內(nèi)帶雞。出欄后對場地要徹底清掃、沖洗和;雞舍門口處的池要經(jīng) 常有石灰或液,并注意常換.
一、草雞飼養(yǎng)飼料槽的大小是根據(jù)雞齡的大小決定的,核心的是料槽的深度要適當。3個月以內(nèi)的雛雞,料槽的深度不宜超過9厘米。槽底要平,底板和側(cè)板垂直。中雞和成年雞的料槽兩邊上椽應有1.5-2厘米左右的高度,以防雞啄食時飼料外溢。
二、草雞飼料槽的放的高度要適宜,雞啄食時,容易將飼料掀到槽外造成損失。料槽放置的適當高度是槽的上椽比雞背高2厘米。
三、料槽的飼料不宜一次加滿,一般一次放的飼料量不要超過料槽深度的三分之一,做到少放勤添。
青年土雞的飼養(yǎng)管理:
1. 備好青年土雞雞舍(也是今后的成年土雞雞舍)以每平方米飼養(yǎng)7—8只,料槽、水槽、棲架、鐵鏟、掃帚等設備用具備好。
2. 消好毒(和育雛室的相同)
3. 在轉(zhuǎn)群前4天到轉(zhuǎn)群后4天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減少轉(zhuǎn)群應激)
4. 轉(zhuǎn)群一般選擇晴天的夜晚,把土雞直接放在棲架休息的習慣,過2—3天后土雞熟悉雞舍環(huán)境后,每日早晨一次在雞舍周圍放原料,將食槽和水槽添加適量飼料和水并逐步擴大原糧離雞舍的距離,陪養(yǎng)土雞在林區(qū)內(nèi)的覓食能力,每晚在食槽、水槽喂飲食2次青年雞料,要注意在每次喂飲時要吹口哨,使土雞形成條件反射,形成聽口哨聲回來吃食的習慣。
5. 散養(yǎng)管理(喂食上午9.00,下午5.00),每天每只雞五谷雜糧控制0.1斤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