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對于外界一些刺激性的因素反應(yīng)會很大,尤其是土壤的鹽堿性質(zhì)。大家都知道蝸牛的速度是很慢的,當(dāng)土壤的鹽堿度過高時,蝸牛在上面爬行就是異常煎熬,偏偏它還很難爬出去。其次一些化肥或者農(nóng)藥殘留過多的土壤也會對蝸牛的影響很大,因為蝸牛對這些殘留物的感知十分敏感,極少的量也會一定程度侵蝕蝸牛的身體,所以一定要保證土壤的無污染性。
蝸牛對于光照的需求不大,也不排斥光照,這里的控光是指控制陽光直射。蝸牛本身偏向于濕潤,身體裸露的部分較多,水分蒸發(fā)較快,對于陽光中的紫外線沒有多大抵抗力。如果陽光直射的到蝸牛身上,時間一長就容易導(dǎo)致其死亡。蝸牛養(yǎng)殖的地方光亮可以,但是一定要控制好陽光的直射,以免對蝸牛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控制土壤中水分對防治蝸牛起著關(guān)鍵作用,上半年雨水較多,特別是地下水位高的地區(qū),應(yīng)及時開溝排除積水,降低土壤溫度。
人工鋤草或噴灑除草劑等手段清除綠地四周、花壇、水溝邊的雜草,去除地表茂盛的植被、植物殘體、石頭等雜物,可降低溫度、減少蝸牛隱藏地,惡化蝸牛棲息的場所。
春末夏初要勤松土或翻地,使蝸牛成螺和卵塊暴露于土壤表面,使其在日光下暴曬而亡,在冬、春季節(jié)天寒地凍時進行翻耕可使部分成螺、幼螺、卵暴露地面而被凍死或被天敵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