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廢鋁進行初級分類、分級堆放,如純鋁、變形鋁合金、鑄造鋁合金、混合料等。鋁廢料的進口量約占全國總進口量的十分之一以上。其原料處理高度電腦化,所有入廠原料分區(qū)存放,庫存則依 數(shù)量、化學成份、回收率及成本建檔管理運用。有了這些資料就可使熔煉工序在生產合金錠時得以計算出經濟的用料公式,并確保產品品質。
廢鋁中經常含有油漆、油類、塑料、橡膠等有機非金屬雜質。在回爐冶煉前,必須設法加以清除。對于導線類廢鋁,一般可采用機械研磨或剪切剝離、加熱剝離、化學剝離等措施去除包皮。
近幾十年來,鋁廢雜料的回收量飛速增長,鋁二次資源在整個鋁工業(yè)原料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從1950年開始直到今天,再生鋁產量逐年遞增,發(fā)達國家原鋁與再生鋁的占有比已接近或超出1:1。一些發(fā)達國家如美國再生鋁的年均增長率為6.2%,遠遠高于同期原鋁的0.1%的增長。2000年度,全世界生產再生鋁及合金816萬噸,占原生鋁產量的33%。其中美國93%,法國59%,德國89%,日本的再生鋁產量更是原生鋁的186倍。
我國目前還沒有廢鋁方面的標準, 但隨著我國工業(yè)化速度的加快,廢雜有色金屬的回收、貿易以及再生利用產業(yè)所面臨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已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不僅廢雜有色金屬的品種構成變化較大,而且大量的國外廢雜有色金屬以及各類可利用的廢料涌入國門,給我國有色金屬的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原料來源,同時也對再生有色金屬的生產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國也在加緊廢舊金屬標準的制定工作。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再生金屬分會牽頭組織的《鋁及鋁合金廢料廢件分類和技術條件》已經列入國家技術標準修訂計劃中。新的分類標準將參照美國廢雜有色金屬的分類標準和歐洲的分類技術標準,結合我國再生有色金屬行業(yè)的實際情況進行修訂,使之更加有利于企業(yè)和管理部門的貫徹實施。標準的修訂工作預計2002年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