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數據恢復有關的硬盤故障一般分為邏輯故障和物理故障及人為破壞和病毒破壞。
邏輯故障
邏輯故障是指與文件系統(tǒng)有關的故障。硬盤數據的寫入和讀取,都是通過文件系統(tǒng)來實現的。如果磁盤文件系統(tǒng)損壞,那么計算機就無法找到硬盤上的文件和數據。文件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有。
1、分區(qū)表(Partition Table):如果分區(qū)表損壞,那么就無法識別磁盤分區(qū)或卷。
2、引導扇區(qū)或超級塊(Boot Sector/Super Block):引導扇區(qū)和超級塊定義了磁盤分區(qū)/卷的重要的參數。
3、文件索引和其它元數據(Index and Meta data):硬盤上的數據和文件按照一定的結構分布在磁盤上,如果這種結構遭到破壞,那么完整的文件或數據也就不存在了。
數據存儲及恢復的基本原理
現實中很多人不知道刪除、格式化等硬碟操作丟失的數據可以恢復,以為刪除、格式化以后數據就不存在了。事實上,上述簡單操作后數據仍然存在于硬碟中,懂得數據恢復原理知識的人只需幾下便可將消失的數據找回來,不要覺得不可思議,在了解數據在硬碟、優(yōu)盤、軟碟等介質上的存儲原理后,你也可以親自做一回魔術師。
檔案分配表
為了管理檔案存儲,硬碟分區(qū)完畢后,接下來的工作是格式化分區(qū)。格式化程式根據分區(qū)大小,合理的將分區(qū)劃分為目錄檔案分配區(qū)和數據區(qū),就像我們看得小說,前幾頁為章節(jié)目錄,后面才是真正的內容。檔案分配表內記錄著每一個檔案的屬性、大小、在數據區(qū)的位置。我們對所有檔案的操作,都是根據檔案分配表來進行的。檔案分配表遭到破壞以后,系統(tǒng)無法定位到檔案,雖然每個檔案的真實內容還存放在數據區(qū),系統(tǒng)仍然會認為檔案已經不存在。我們的數據丟失了,就像一本小說的目錄被撕掉一樣。要想直接去想要的章節(jié),已經不可能了,要想得到想要的內容(恢複數據),只能憑記憶知道具體內容的大約頁數,或每頁(扇區(qū))尋找你要的內容。我們的數據還可以恢復回來。
Unix數據恢復
基于Solaris SPARC 平臺的數據恢復,基于INTEL 平臺的Solaris 數據恢復,可恢復SCO OPERNSERVER數據,HP-UNIX的數據恢復,IBM-AIX的數據恢復
Linux數據恢復Linux作業(yè)系統(tǒng)中的數據備份工作是Linux系統(tǒng)管理員的重要工作和職責。傳統(tǒng)的Linux伺服器數據備份的方法很多,備份的手段也多種多樣。常見的Linux數據恢復備份方式僅僅是把數據通過TAR命令壓縮拷貝到磁碟的其它區(qū)域中去。還有比較保險的做法是雙機自動備份,不把所有數據存放在一臺計算機上,否則一旦這臺計算機的硬碟物理性損壞,那幺一切數據將不復存在了。所以雙機備份是商業(yè)伺服器數據的基本要求。
RAID恢復SCSI開盤恢復伺服器數據恢復資料庫數據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