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計量認證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32規(guī)定“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產品質量檢測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cma計量認證?!币陨弦?guī)定說明:沒有經過cma計量認證的校準/檢測實驗室,其發(fā)布的校準/檢測報告,便沒有法律效力,不能作法律仲裁,產品/工程驗收的依據,而只能作為內部數據使用。 CMA計量認證是指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對實驗室和檢查機構的基本條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以及相關技術規(guī)范或者標準實施的評價和承認活動。這種承認活動于對第三方實驗室,即獨立于供、需雙方的實驗室。換句話說,CMA計量認證(實驗室資質認定/中國計量認證)不接受生產者(供方)實驗室、采購者(需方)實驗室的申請。
計量認證的行政主管部門是哪個?評審依據是什么? 我國的計量認證行政主管部門為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認證與實驗室評審管理司。依據是《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準則》。 七、計量認證申請時應提交哪些材料? 應提交以下材料: 1、計量認證申請書(一式三份); 2、申請認證的質檢機構計量儀器情況表(常稱為"能力表"); 3、質量管理手冊; 4、原始記錄、檢測報告復印件若干份; 5、自查表(對未經預審的機構,要求進行自查)。
我國的計量認證行政主管部門為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原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認證與實驗室評審管理司。依據是《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 [2] 具體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1、申請階段,質檢機構提出申請并提交有關材料; 2、初查階段(必要時進行),按規(guī)范要求幫助質檢機構建立健全質量體系,并使之正常運行; 3、預審階段(必要時進行),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摸擬評審,查找不符合項并要求整改; 4、正式評審,主管部門組成評審組對申請認證的機構進行評審; 5、上報、審核、發(fā)證階段,對考核合格的產品質檢機構由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頒發(fā)計量認證合格證,并同意其使用統(tǒng)一的計量認證標志。不合格的發(fā)給考核評審結果通知書; 6、復查階段,質檢機構每五年要進行到期復查,各機構應提前半年向原發(fā)證部門提出申請,申請時須上的材料項目與次申請認證時相同; 7、監(jiān)督抽查階段,計量行政主管部門對已取得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的單位,在五年有效期內可安排監(jiān)督抽查,以促進質檢機構的建設和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產品質量檢測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其計量檢定,測試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以上規(guī)定說明:沒有經過計量認證的檢定/檢測實驗室,其發(fā)布的檢定/檢測報告,便沒有法律效力,不能作法律仲裁,產品/工程驗收的依據,而只能作為內部數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