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是由于機器體積較大,設備檢修頻繁又需進行手工操作,此時只能采用一個大的房間把機器圍護起來,并設置門、窗和通風管道。此類隔聲間類似一個大的隔聲罩,只是人能進入其間。另一類隔聲間則是在高噪聲環(huán)境中隔出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以供工人觀察控制機器運轉或是休息用,按實際需要也要設置門、窗和通風管道。
二、隔聲房是用于檢測設備的工作間,可為活動靜音房。靜音房采用四面及頂面吸聲,底層隔聲的方式使室內達到低噪聲環(huán)境。其在隔音房內本底噪聲值小于35-40dB。隔音房除設置吸聲系統(tǒng)外,按實際還需要設置隔聲門、窗和通風系統(tǒng)、電氣系統(tǒng)等。
我們每天都能聽到聲音,你有沒有想過聲音是怎么工作的?你的大腦是如何理解它的?我們說的是聲學——聲音的科學。
聲波如何傳播
聲音以波的形式運動,但是是什么產生了這些波呢?振動。當你說話、唱歌或喊叫時,你的聲帶會振動,當它們遇到所謂的彈性介質時會產生波動。例如,空氣是一種彈性介質。
其他聲音媒介包括:
金屬
木頭
石頭
玻璃
水
當你把一塊石頭扔進水中時,它會產生漣漪,在池塘或湖泊中傳播。類似的效果也發(fā)生在聲音上。振動通過空氣粒子,在粒子間傳播時產生漣漪效應。這些波紋的頻率被稱為赫茲,它測量聲波的頻率。
當聲音振動通過木門或金屬板等其他介質時,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在某些情況下,根據振動的強度,聲波會導致一塊玻璃破碎,甚至損壞我們的耳膜。
聲音振動如何變成噪音
聲音的振動會變成噪音,因為我們的耳朵能檢測到壓力的變化。例如,當聲波穿過空氣顆粒時,你的耳朵會注意到空氣壓力的變化。作為回應,你的耳膜會自動振動,而不是因為海浪撞擊它。
你的耳蝸是你內耳的一部分,然后產生神經脈沖,你的大腦將其解釋為聲音。對人來說,聲音往往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人的聽覺都不同。然而,大多數時候,你聽到的都是相似的。例如,蚊子總是會發(fā)出尖銳的嗡嗡聲。
有些聲音,如次聲和超聲波,是我們聽不到的噪音。不過,人類使用過這些聲音。例如,次聲在次世界大戰(zhàn)中被用來發(fā)現(xiàn)和摧毀敵人,后者產生次聲信號,而超聲波則用于醫(yī)療領域
你可能還記得在學校的科學課上,聲速是恒定的。然而,恒定的速度并不一定就是聲音到達你的速度。必須考慮聲音通過的材料。
例如,密度如何影響音速?由于聲波涉及相鄰分子間動能的傳遞,這些分子之間的距離越近,聲波傳播的速度就越快。因此,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比在液體或氣體中傳播的速度要快得多。當了解聲音通過不同介質或材料的速度時,除了密度外,還有幾個因素需要考慮。
1.彈性性質
彈性特性是一種材料的特性,當你對它施力時,它可以保持它的形狀。具有更高彈性的材料能更快地恢復其正常形狀,使聲音更容易通過它們傳播。這就是為什么聲音在鉛中傳播的速度要比橡膠快得多,因為橡膠的彈性很低。
2.空氣密度
正如固體物體允許聲音比密度較小的物體傳播得更快一樣,氣體的密度也會影響聲音傳播的速度。例如,聲音在氫氣中傳播的速度會比普通空氣快,因為氫氣是一種密度更大的氣體。你會期望聲音在冷空氣中傳播得比熱空氣快,因為冷空氣密度更大。然而,情況并非如此,原因如下。
3.溫度
為什么聲音在較高的溫度下傳播得比較冷的更快?當空氣較冷時,分子間的距離較近,因此聲音的傳播應該更容易。固體和液體都是這樣,但氣體的行為有點不同。當氣體受熱時,它們的分子移動得更快。這種增加的振動比在更冷但更靜止的空氣中傳播聲音的速度更快。
通過不同材料的聲速表
如果你想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有多快,這里有幾種不同的材料,以及聲音在其中傳播的速度有多快:
橡膠-60 m/s
32度-331米/秒時的空氣
68度-343米/秒時的空氣
104度-355米/秒的空氣
鉛-1210 m/s
黃金-3240 m/s
玻璃-4540 m/s
銅-460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