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是我國傳統(tǒng)的名貴藥膳滋補品,它性平味甘,具有補肺腎、止咳嗽、益虛損、養(yǎng)精氣之功能。據臨床研究報道,冬蟲夏草具有十大功能具有養(yǎng)肺陰,陽、止咳化痰、防老的功效,為平補陰陽之品,諸無所忌(男女老少都能吃,是適合人群廣的補品,而且不需要忌嘴,對身體大有補益,補精髓益肺腎,而且藥性溫和,不似人參會使人產生燥熱,有人參之益而無人參之害)??捎糜诜伟A咳血,陽痿遺精等癥。
從山洞采摘的燕窩也有部分呈現(xiàn)出不均勻的褐紅色、血色、棕色或棕黃色,底部顏色較深,中間和邊緣較淺。應該澄清的是此顏色并非來自燕子口中的血。其形成原因主要被認為是燕窩所處的環(huán)境如空氣、濕度、巖石等共同作用的結果,尤其來自燕子棲息的環(huán)境及筑巢的燕洞壁含有高量鐵質物質向燕窩的滲透。這部分燕窩被稱為血燕。一般認為血燕的礦物質含量豐富,營養(yǎng)價值高于白燕,但并非所有礦物質都一定對人體有益。
冬蟲夏草均為野生,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帶上面的雪線附近的草坡上。其形體如老蠶,表面黃棕色,背部有許多皺紋,腹部有足八對;其斷面呈白色或略黃,周邊深黃色;體長六厘米,直徑約三毫米,很像一棵草。每年五月中下旬,當冰山上的冬雪開始融化,氣候轉暖的時候,草蝙蝠蛾的幼蟲破土而出,開始活動,在山上的腐殖質中爬行,待頭向上爬至蟲體直立時,寄生在蟲頭頂的菌孢開始生長,菌孢開始長時蟲體即死,菌孢把蟲體做為養(yǎng)料,生長迅速,蟲體一般為四至五厘米,菌孢之內即可長至蟲體的長度,這時的蟲草稱為“頭草”,質量;第二天菌孢長至蟲體的兩倍左右,稱為“二草”,質量次之;三天以上的菌孢瘋長,采之無用。
毛燕的名稱是由于燕窩采摘后,未經過加工或處理,呈現(xiàn)出夾雜一些燕毛的形態(tài)而來的。毛燕主要被加工成燕盞、燕條和燕角。而草燕主要以尼龍草為主,可食用部分的燕窩多有雜質,口感粗糙。草燕主要被加工成燕碎、燕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