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獅子為了采青,不吝含辛茹苦,排除萬難,當采得青時,笑容可掬。 怒-獅子遇到物體阻擋或外物打擾,便會憤恨,舞獅者須領會表達。 哀-獅子遇到困難,未能解決,便會暴露哀傷,怎么表達,全賴舞獅者。 樂-獅子在樁上自在跳動,落腳抓水盡顯快快樂樂神態(tài)。 動-獅子好動,喜歡跳動,舞獅者在樁上跳動,更能表現(xiàn)其動態(tài)。 靜-獅子通過含辛茹苦,困難重重,身心感到疲倦,便須靜下來歇息。 驚-獅子遇到風險,便會發(fā)生驚怕的動作,舞獅者便須要將其驚怕動作表達給觀眾。 疑-獅子多疑,對身邊每相同新的事物,皆發(fā)生懷疑,故舞獅者有必要做出疑慮神態(tài)。
凡新獅初舞,依照傳統(tǒng)的俗規(guī),要進行一個嚴厲的典禮,叫做"開光點睛"。這典禮的舉行是很嚴厲的,開始要焚香、灑酒,一起敬請一位德高望重又上有雙親下有后代完全的人履行"點睛"。
以后,鳴鼓殺雞,滴雞血于盆中舉天以示。點睛的人,手執(zhí)新筆,神態(tài)嚴厲的氣氛到達極點。 只見那人躬身獅前,眼定、手定,在獅子的右眼上點上一筆,又在左眼上點上一筆,點睛人把執(zhí)筆的手揚起時,當即,全場歡騰,鼓聲雷鳴,鑼聲大響。剎那間,新獅在地上活動,猛然騰起,在歡聲笑語中,搖動它那美好的身姿。大家把它搖動起來,便變成百獸,能夠辟邪納福的既威猛又奇特的獅子了。
龍乃中國四靈之首,(龍、鳳、麒麟、龜乃中國四靈)中國人對之敬而且畏。在我們的心目中,龍是祥瑞的靈物,是和風化雨的主宰,也是狂濤駭浪的破壞者;它的力量,就連兇猛的野獸也不能匹敵。龍既是水中的主宰,在中國沿海一帶,漁民皆立廟祭祀,以求風調雨順,而龍在沿海一帶的神話亦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