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節(jié)日里用舞獅和舞龍來祈求獅子的祝福。獅子的外形威猛,動作有力,表情多變。民間傳說很多,一時間化為神話,被卷入歷史。這為舞獅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使其更加深入人心。人們認(rèn)為獅子是吉祥吉祥之獸,舞獅可以帶來好運。因此,每逢過年或其他慶祝活動,都會在鑼鼓鞭炮聲中舞獅,祈求吉祥。
獅子男裝扮成古代武士,手里拿著旋轉(zhuǎn)的繡球花,伴著京鑼、鼓鈸、逗樂的獅子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dǎo)下,獅子會表演翻身、墜落、跳躍、升騰、朝圣等動作。還有走梅花樁、跑桌、踩地擲球等高難度動作。
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xiàn);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lǐng)。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南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xiàn)出威猛的獅子型態(tài),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面譜作鑒,色彩艷麗,制造考究;眼簾、嘴都可動。
在舞獅技藝中,北獅重寫實,南獅重寫意。在南獅表演中要體現(xiàn)獅子時而威武勇猛,雄壯威風(fēng),時而嬉戲歡樂,幽默詼諧,那么就要將喜、怒、醉、樂、猛、驚、疑、動、靜、醒等神態(tài)表演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