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中藥材名。本品為寄生于槐樹上的木耳。功能主治為:治痔瘡,便血,脫肛,崩漏。①《藥性論》:能治風(fēng),破血,益力。②《唐本草》:主五痔,心痛,女人陰中瘡?fù)?。③《本草圖經(jīng)》:治大便血及五痔、脫肛等。
槐耳食譜做法一材料:槐耳(干)10克調(diào)料:赤砂糖3克步驟:先將槐耳放入溫水中泡,清水洗凈,瀝干水,將槐耳研成細(xì)末,加水煎湯,放入紅糖,代茶飲之做法二材料槐耳(槐雞,一名槐鵝)一兩(炒黃),赤石脂一兩,白酒適量。步驟將上二味研末備用;每服取藥末二錢放入小碗內(nèi),沖入熱酒適量,調(diào)勻,食前服。桑黃亦可。
只在槐樹上生長的木耳就叫做“槐耳”,望文生義,就是生長在槐樹身上的木耳,其菌蓋普通都是半圓形的,像人類的耳朵,又喜歡生長在槐樹上,所以古人給它起了“槐耳”這樣一個形象的名字。成熟后的槐耳菌蓋呈棕褐色,帶有少量的環(huán)狀紋路。理論上說生長在槐樹身上倒不如說寄生于槐樹(包括槐、洋槐、刺槐等樹)身上,由于槐耳本就是一種寄生菌類。
槐耳生長環(huán)境
生擅長槐及洋槐、青檀等樹干上。
繁衍方式
槐耳野生資源稀缺,人工培育困難,生長周期長,生物效應(yīng)低。目前用固體發(fā)酵法消費槐耳菌質(zhì),液體培育法消費菌絲體。
栽培技術(shù)
固體發(fā)酵
菌絲體生長溫度5℃,溫度37℃,適pH5.5。
液體培育
培育基:玉米粉2%,豆餅粉2%,pH5左右。溫度:27至28℃。種齡:96h。接種量:10%至15%。培育時間:6至7天。在上述合適培育條件下,液體培育槐栓菌的菌絲干重基本穩(wěn)定在2g/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