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竹選擇竹筍中期出土,胸徑6~7厘米,根莖兩側(cè)有竹筍目4~6個,須根和支根發(fā)達的竹子。一般這些竹稈生長在竹叢邊緣,稈基入土較深,芽眼和根系發(fā)育較好,離母株較遠,挖掘方便。選擇的母竹,要注意大小適中。采用母竹苗做種苗,竹子較大,成活率高。
竹苗分株再育苗法適用于所有叢生竹種。在苗圃中選擇1年生以上、木質(zhì)化程度較高的竹叢作為分株母竹叢,選擇這樣的竹種,能提高成苗速度和成活率。育苗操作是在距離竹叢20厘米的竹蔸周圍開始挖掘母竹叢.挖起竹蔸后,去掉部分泥土,再一株一株分開,修剪掉大,部分枝葉,注意保護根系,用稀泥漿蘸根。移栽時按株距20~30厘米,行距30~40厘米開溝定植,或栽植到營養(yǎng)袋中,保證苗正根舒,定植后要及時澆灌定根水。這種方法1年可分株4次,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以3~7月份為好。
竹子的繁殖栽培,因竹種的不同而異。一般叢生竹類的竹蔸、竹枝、竹竿上的芽,都具有繁殖能力,可采用移竹、埋蔸、埋稈、插枝等方法繁殖;散生竹類的竹竿和枝條沒有繁殖能力,只有竹蔸或竹鞭上的芽才能發(fā)育成新的竹鞭和竹子,故常采用移竹、移鞭等方法繁殖。
移竹繁殖:選擇1-2年生,生長健壯、竹竿低矮、帶有鮮黃竹鞭且鞭芽飽滿的母竹,挖掘前先判斷竹鞭的走向(竹子下一盤枝條的方向與竹鞭的方向大致平行),在距母竹30-2000px處,截斷竹鞭。一般毛竹留來鞭30-1000px,去鞭70-2000px,其他中型竹留來鞭20-750px,去鞭50-1500px。挖掘時不要動搖竹竿,用利刀截去上部竹竿,僅保留5-7擋竹枝,帶些宿土植于預先挖好的穴中,使鞭根舒展與土密接。入土深度比母竹原來的入土部分深3-125px。植后及時澆透水,設立支架以防止風吹搖動根部。另外,還可不帶竹竿或?qū)⒛钢裨陔x地面15-750px處截斷,僅留很短的竹竿,用竹蔸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