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下花轎有哪些流程
1. 箭定乾坤
傳統(tǒng)的中國婚禮習俗,新娘下花轎之前,新郎要對著新娘的花轎連續(xù)射三箭,意為驅(qū)趕邪氣,三箭分別是用來驅(qū)趕天、地、轎三煞。
2.新娘下轎
新娘頭上戴著紅蓋頭,需要由兩人攙扶下轎,新娘懷里還要抱瓶、花等,走到大門口時,門口會放一塊捶布石,石頭上面放著馬鞍,馬鞍上要放一串銅錢,新娘就需要跨過這個馬鞍,寓意“平安”,在新娘前腳剛剛邁入門檻,后腳還在門外正準備邁進的時候,這時候就要將馬鞍抽走,意為“烈女不嫁二夫,好馬不配雙鞍”。
3.跨火盆
進過大門之后,在進第二道門的時候,門口要放一個火盆,新娘要從火盆上邁過去,寓意兩人婚后生活紅火。
抬花轎婚娶前,男方先請媒人至女方家商定喜期和條件。喜期既定,前兩日就殺豬辦酒。頭男方將女方所需的衣服、首飾、雞鴨魚肉及煙酒、喜餅、糖果等物,用抬盒送給女方;女方則將嫁妝交給來人抬回給男方,俗稱“輔盒”。這天晚間,新郎在家里行加冠禮,又叫“告祖禮”;新娘也在這天整容更衣,坐席習禮。
娶親正日,男方抬花轎,張高燈,敲鑼鼓,吹喇叭,組成迎親隊到女方家迎親,新郎隨行?;ㄞI至女方家后,交給女方抬進屋門,接新娘上轎,迎親樂隊則立于門外高奏樂曲,頻放鞭炮,謂之催轎。待新娘上轎后,由女方抬出再給迎親者抬回男方家。新娘上轎前,雙腳不能落地,以免把娘家的財氣帶走。此時丈母娘要在房里大哭,除了因為舍不得女兒,還有“不哭不發(fā),越哭越發(fā)”的說法,這也是古時“哭嫁”遺風。
轎子有著這樣幾個叫法:亮轎、照轎、壓轎這三種,其中每個說法其中也是有不同的講究,亮轎就是在結(jié)婚的當天一定要將這個轎子放在男方家的門口,意味著今天就要迎接新娘了,也是美好事情的一個征兆。而且抬回轎子的時候要放炮慶祝,這也寓意對于這門親事的重視。
照轎的做法就是在吉時已到的時候,用一個油燈在轎子的周圍轉(zhuǎn)一轉(zhuǎn),這樣的意思就是祛除周圍的鬼神,也是有圖個吉祥之意。當然這個時候就會有一個火盆在轎子前面,讓新娘邁過去就是為了讓之后的生活興旺。
壓轎就是要讓一個小男孩坐在轎子里,避免來的時候,轎子里是空的,這也是一種習俗的說法。這三種則是迎親時候,必不可少的三個步驟,也是圖吉祥安康之意,有的地方更是將這樣的一個習俗流傳下來。
花轎,也叫喜轎,是傳統(tǒng)中式婚禮上使用的特殊轎子。一般裝飾華麗,以紅色來顯示喜慶吉利,因此俗稱大紅花轎。它是在轎框的四周罩以紅色的綾羅帷幕,這些紅色的帷幕就叫做轎幃。喜轎的轎幃有著極為鮮明的藝術風格,轎幃的選材非常講究,一般選用紅色的綾羅綢緞等絲織品。喜轎上面刺繡的圖案紋樣一般都賦予了約定俗成的特定含義,講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轎幃上面一般都繡著“禧”字、金魚鬧荷花、丹鳳朝陽、麒麟送子、富貴牡丹、事事如意等喜慶、吉祥的圖案??椑C工藝極為精湛細膩,所繡的畫面豐滿而充實,圖案非常生動、新穎。轎幃的材料和圖案的顏色搭配一般都非常的鮮艷、熱烈,明亮奪目的顏色烘托出婚禮喜慶熱鬧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