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理墻面
清除被保溫外墻外表面的灰塵,鏟除凸出物,凹處用1:2.5的水泥砂漿找平,并用木抹子拉毛。
2調制珍珠巖粘結劑
將粉料G與涂料S按珍珠巖=2:1的重量比在現場配制粘結劑(視氣溫、被粘墻體表面狀況、粘貼部位的不同,蕈量比略有波動),攪拌均勻,調制成粘稠狀待用。已調制好的粘結劑應在90分鐘內用完。已開始固化的粘結劑不應再用。珍珠巖粘結劑的用量,視墻面平整度不同略有差別。
打磨
1)保溫板接縫不平處應用粗砂紙打磨,動作為輕柔的圓周運動,不要沿著與板接縫平行的方向打磨。
2)打磨后及時將浮灰用刷子清理干凈。
作裝飾線角
1)根據設計要求用墨線彈出需要做線角的位置,并進行水平和豎直方向校正。
2)凹線角使用開槽器將板切成凹口,凹口薄處不小于15 。
3)凸線角應按設計尺寸切割后,在線角及對應保溫板兩面刷界面劑一道,再涂滿專用粘接劑,使其粘貼牢固。
抹底層聚合物砂漿
1)聚合物砂漿的配置同專用粘結劑。
2)將配置好的聚合物砂漿均勻的涂抹在板上,厚度為2毫米。
當酸性熔巖噴發(fā)出地表時,由于巖漿驟冷而有很大粘度,使大量水蒸氣未能從巖漿逸散而存于玻璃質中。當焙燒時,因突然受熱達到軟化程度,玻璃質中結合水汽化產出很大壓力,體積迅速膨脹。在玻璃質冷卻至軟化溫度以下時,便凝成空腔結構,形成多孔的膨脹珍珠巖。因此玻璃質是引起礦石膨脹的基礎條件,水是引起礦石膨脹的內在原因,鐵質是影響礦石膨脹的不利因素之一。
形態(tài)是珍珠巖醒目的外觀特征之一。不同的珍珠巖征性形態(tài),同一種珍珠巖,因為形成條件不同,由于內部結構、成分等不同,往往有其他特征也可能以不同的形態(tài)出現是識別珍珠巖的標志,也是分析珍珠巖成因的依據。
對晶質珍珠巖形態(tài)的研究以單體和集合體為主形態(tài)。因此,珍珠巖的形態(tài)不僅。對固態(tài)非晶質準(或似)珍珠巖,則只有集合體珍珠巖的單體形態(tài)珍珠巖單體即珍珠巖的單個晶體。珍珠巖單體形態(tài)主要包括珍珠巖晶體結晶習性(具體體現在晶體形狀上)及晶面花紋兩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