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我們拿著簡歷看,一個211、985的本科畢業(yè)生,那么我們基本就可以得出結論——這個人要么是很聰明,要么就是很努力刻苦,要么就是執(zhí)行力很強而且自律(聽老師話),能夠抵擋外部誘惑責任心比較強(不弄會了這道題不去玩兒),概率就是這三點都有一些,否則他沒法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體系下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同時,這個人能上大學,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水平應該是不差的,如果不是家風好,那就是遇到了好老師,因此即便是小地方來的,上的肯定也是當?shù)氐暮眯W好中學,所以眼界和格局一般來說也沒有什么大問題。而且這種人肯定比較識時務,知道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事兒,知道學生重要的就是學習。那么在工作以后,肯定也會知道現(xiàn)在的人生階段就該努力工作了。聰明、努力、自律、責任心強、執(zhí)行力強、眼界格局好,識時務,哪個單位不需要?
類似的還有,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個人的簡歷上,本科是個很一般的學校甚至是二本三本,然后研究生是一個正規(guī)的211985的全日制雙證學歷,那么我們也可以得出結論——這個人要么就是本身水平不差高考時候沒發(fā)揮好,要么就是大學時候極度努力。這種經(jīng)歷失敗后浴火重生的人、逆境下抗住壓力不放棄翻盤的人,哪個單位不需要
再比如,我們看一個人是博士學歷。那么我們至少也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這個人不管學術水平如何,他一定是經(jīng)歷過很多研究項目、實踐項目的,那么他發(fā)現(xiàn)問題、搜集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有保障的,而且他就算水平再差也是經(jīng)歷過完整的研究過程、項目過程的,這種人放到單位里就是現(xiàn)成的生產(chǎ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