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有否做UV加強保護層(需要較專業(yè)或較強的經(jīng)驗才能分辨)
將紫光(用專業(yè)的365nm或295nm的紫外光源會比較準確)傾斜45°角照射板材上/下表面,有輕微泛藍色現(xiàn)象的為含有UV的板材,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區(qū)別
1.1 板材整體不含有UV保護:用不含UV新料或注塑級的回收料生產(chǎn)的,這種板材是差的,根據(jù)具體使用情況及原料本身的差異性,估計戶外使用壽命3-12月時間;
1.2 板材整體含UV:有以下2種可能,①用正宗板材級新料生產(chǎn)(UV板材級PC料),②用板材級回收料(舊料)生產(chǎn)的。如果是種情況還是較好的,但后者就不一樣了,差異太大,逮到好就好,逮到差的幾個月都可能出問題。
1.3 板材表層有UV:如果表層有UV,底層料沒有,這種情況很好分辨。但是如果表層有UV,底層料也有UV,往往會讓沒有經(jīng)驗的人誤認為是上面第2種情況(板材整體有UV),這時有專業(yè)的儀器來幫助識別。但是表層如果有UV的廠家,一般來說底層料也是有保障的,所以選擇表層有UV的PC陽光板是有保障的。
分解塑膠能于陽光下分解。亦有于塑料中加入淀粉使其更易于生物分解,但分解仍不完全。甚有人利用基因改造產(chǎn)生完全可生物分解的塑料,但成本還是高昂。德國巴斯夫公司(BASF)研究出一種稱為Ecoflex的可生物分解塑料,用于食品包裝。以上的可分解塑料由于成本問題,因此鮮有使用。而這種塑料必需曝露于空氣的情況下才能分解,因此若被掩埋,仍然會導致固體廢物的問題。
為方便塑膠的回收,美國塑膠工業(yè)協(xié)會(The Society of the Plastics Industry, Inc., USA)提出利用塑料類型來分類的標簽系統(tǒng):“合成樹脂識認碼”(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常譯為“塑膠材料編碼”或“塑料編碼”)。可回收的塑膠容器均會附有一個以三個箭號圍繞而成的三角形標簽,標簽上會表示塑料的類型。
塑料包裝消費量2004年為634.4萬噸,2005年超過700萬噸,據(jù)估計至少80%在一年內(nèi)被廢棄,是再生塑料的主要來源。這與國外類似,如2001年英國塑料包裝回收量為塑料總回收量的91.2%。此外還有一些回收價值不大或者回收成本高、處置難度較大的如塑料復合、超薄包裝材料、地膜、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對環(huán)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