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紅木家具時,伍炳亮提出來的“型”“藝”“材”“韻”四標準目前已被業(yè)界普遍接受。
“型”是指作品的形狀和造型,買藝術品感覺是形狀,看它造型是否經典,設計是否協(xié)調優(yōu)美,能否產生一定的造型藝術美感,能否吸引眼球,讓投資者一見鐘情,具體來講包括結構是否合理、紋飾安排是否與形式統(tǒng)一、整體疏密曲直的形式節(jié)奏是否到位等。
“藝”是指家具的制作工藝,其評價標準有內部榫卯結構的科學性、拼板接縫的嚴密性、雕花打磨的精到性。在雕花上,手工雕刻與機器雕刻差別很大。手工雕刻會生動傳神,協(xié)調優(yōu)美,而機器雕刻則會顯得呆板和千篇一律,沒有生命力,此外雕刻還分為浮雕、透雕等,評價雕刻技藝的高低要看刀法的流暢度和雕刻形象是否栩栩如生。
“韻”是在型,藝,材三點符合基礎上,由工藝升華到藝術,必須要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后才能產生韻味,有神韻和有藝術感染力的家具具有多種價值,一是具有實用性的收藏價值;二是具備文化性,藝術性,觀賞性的收藏價值;三是從投資與收藏的角度來講,具有保值、升值空間潛力。
近年來,材質珍貴的古典紅木家具愈發(fā)受到人們的喜愛。
很多人稱其為人文家具、藝術家具,甚至成為了品味、修養(yǎng)的一種標志。
紅木樹木生長速度緩慢,往往要近百年甚至數(shù)百年方可成材,因此材質異常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