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紅木家具時,伍炳亮提出來的“型”“藝”“材”“韻”四標準目前已被業(yè)界普遍接受。
“型”是指作品的形狀和造型,買藝術品感覺是形狀,看它造型是否經(jīng)典,設計是否協(xié)調優(yōu)美,能否產(chǎn)生一定的造型藝術美感,能否吸引眼球,讓投資者一見鐘情,具體來講包括結構是否合理、紋飾安排是否與形式統(tǒng)一、整體疏密曲直的形式節(jié)奏是否到位等。
二、家具的用材上,一個朝代一般都有代表性的木材,明朝晚期的黃花梨和紫檀,清朝的酸枝木(老紅木),民國的紅木加普通實木。明末清初的黃花梨大都是用海南島東海岸上的花梨,與西海岸的花梨區(qū)別很大,也不同于越南的黃花梨,過去統(tǒng)稱花梨,1930年才有黃花梨和草花梨之分,黃花梨和紫檀到清中期逐步退出,因為已經(jīng)用的差不多要盡了。酸枝木也就開始嶄露頭角。
榫卯結構是標準:
榫卯結構是紅木家具的傳統(tǒng)制作標準,整套紅木家具都是用傳統(tǒng)的榫卯結構方式拼裝連接而成,這也是紅木家具的魅力所在。除非有特殊工藝要求,不作為整體結構固定用的頂箱柜柜門上的金屬件,否則在紅木家具中使用鐵釘、膠粘劑等都屬于不合格產(chǎn)品。
做工精良是上品:
評判紅木家具上不上檔次工藝很重要,看是否做工精良,主要看榫卯工藝的水平高低,雕花是否栩栩如生,拼接是否緊密無縫,拼板接縫紋路是否自然而看不出,打磨是否光順柔滑,油漆是否晶瑩剔透,擦蠟是否光潔溫潤,顏色是否自然均勻,弧形位置是否流暢而不生硬,里外是否一致表里如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