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坡設計是露天開采設計的一部分。設計的基本依據是礦山地質、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巖體物理力學性質試驗數據、地震與爆破震動力參數、礦體貯存形態(tài)、勘探深度、采礦工藝過程和資源開發(fā)政策等。邊坡設計要按一定的設計步驟和方法進行。
邊坡設計方法:
(1)類比設計法
亦稱經驗設計法,這是早使用的一種方法。它借助于擬建礦山附近的或礦體埋藏形態(tài)、巖性、構造、地下水和開采深度等條件與之類似的已開采礦山的經驗進行邊坡設計;
(2)驗算設汁法
亦稱半經驗設計法,它是在類比設計的基礎上,補充有關穩(wěn)定性影響因素的測試數據,采用確定模型對設計邊坡進行穩(wěn)定性驗算。對達不到允許系數閥值的邊坡段進行適當修改;
(3)優(yōu)化設計法
亦稱現(xiàn)代設計法,就是根據優(yōu)化原理和優(yōu)化方法,什對設汁參數和設汁效果的不確定性,建立風險預測的隨機模型,借以擇取功能上、經濟上、技術上、實用上的多元優(yōu)化或系統(tǒng)優(yōu)化的邊坡設計方案 。
邊坡的支擋結構應進行排水設計。對于可以向坡外排水的支擋結構,應在支擋結構上設置排水孔。排水孔應沿著橫豎兩個方向設置,其間距宜取2m~3m,排水孔外斜坡度宜為5%,孔眼尺寸不宜小于100mm。支擋結構后面應做好濾水層,必要時應作排水暗溝。支擋結構后面有山坡時,應在坡腳處設置截水溝。對于不能向坡外排水的邊坡,應在支擋結構后面設置排水暗溝。
坡面防護設計-噴錨網聯(lián)合防護:
1、適用條件:
當坡面巖體已嚴重風化或巖體受切割破碎嚴重,噴漿或噴射混凝土防護強度不足時,為加強防護效果,應采用噴錨網聯(lián)合防護。噴射混凝土與鋼筋網封閉坡面,錨桿既可加固坡面一定深度內巖體,也可承受少量松散體產生的側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