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基本依據(jù)是礦山地質、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巖體物理力學性質試驗數(shù)據(jù)、地震與爆破震動力參數(shù)、礦體貯存形態(tài)、勘探深度、采礦工藝過程和資源開發(fā)政策等。邊坡設計要按一定的設計步驟和方法進行 。
邊坡的支擋結構應進行排水設計。對于可以向坡外排水的支擋結構,應在支擋結構上設置排水孔。排水孔應沿著橫豎兩個方向設置,其間距宜取2m~3m,排水孔外斜坡度宜為5%,孔眼尺寸不宜小于100mm。支擋結構后面應做好濾水層,必要時應作排水暗溝。支擋結構后面有山坡時,應在坡腳處設置截水溝。對于不能向坡外排水的邊坡,應在支擋結構后面設置排水暗溝。
2 材料及配比:
水泥:采用不低于3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石灰:采用新出窯燒透的塊灰,欠火或過火者不宜采用,其質量指標應符合有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
砂子:重力噴漿應使用純凈的細砂,粒徑為0.1~0.25mm。機械噴漿或噴混凝土應使用純凈的中粗砂,粒徑為0.25~0.5mm,含水率以4%~6%為宜。
混凝土粗骨料:應使用純凈的卵石或碎石,粒徑不大于25mm。大于15mm的顆??刂圃?0%以下,針、片狀顆粒不超過15%。
速凝劑:可直接摻入水泥砂漿和混凝土中,配制成聚合物砂漿和聚合物混凝土,能極大地增加接觸面的黏聚力和抗拉、抗折強度,提高抗?jié)B性,并兼有界面處理和促凝等作用。
3 施工工藝:
鐵絲網(wǎng)框條采用直徑6.5mm的鋼筋時,應先拉直再加工焊接成框。
噴漿及噴射混凝土厚度要均勻,勿使錨網(wǎng)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