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坡設計是露天開采設計的一部分。設計的基本依據是礦山地質、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巖體物理力學性質試驗數據、地震與爆破震動力參數、礦體貯存形態(tài)、勘探深度、采礦工藝過程和資源開發(fā)政策等。邊坡設計要按一定的設計步驟和方法進行。
坡面防護設計-噴漿及噴射混凝土:
1 適用條件:
主要適用于易風化的軟巖及裂隙和節(jié)理發(fā)育、坡面不平整、破碎較嚴重的巖質挖方邊坡,既可防止坡面進一步風化,又可促使裂隙間破碎巖石得到砂漿充填而加固。對于堅硬易風化但風化不嚴重的邊坡,噴漿防護可在坡面形成保護層以防止進一步風化。但此法不宜用于成巖作用差的黏土巖邊坡,也不可直接用于涌水地段,在泄水后保證坡面無水回流方可使用。
坡面防護設計-漿砌片石:
1 適用條件:
適用于坡度緩于1:1的各種巖質和土質邊坡,坡面因風化剝落、地表水沖刷、易發(fā)生流泥沖溝及表層溜坍等災害時可采用漿砌片石護坡,石材豐富地區(qū)為合適。
2 材料選擇:
漿砌片石護坡所用的水泥砂漿強度一般為M5,受流水沖刷或位于寒冷地區(qū)應提高為M7.5或M10。石料應采用不易風化的堅硬巖石或大塊卵石,厚為0.25~0.5m。護坡地面設0.1~0.15m的碎石或砂礫組成的墊層,在一定條件下,也可采用與墊層等效的土工織物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