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廚房的防火要求有哪些
(1)餐廳內不得亂拉臨時電氣線路,如需增添照明設備以及彩燈一類的裝飾燈具。應按規(guī)定安裝。餐廳內的裝飾燈具,如果裝飾件是由可燃材料制成的,其燈泡的功率不得超過60W。
(2)餐廳應根據設計用餐的人數擺放餐桌,留出足夠的通道;通道及出入口必須保持暢通,不得堵塞,舉行宴會和酒會時,人員不應超出原設計的容量。
(3)如餐廳內需要點蠟燭增加氣氛時,必須把蠟燭固定在不燃燒材料制作的基座內,并不得靠近可燃物。供應火鍋的風味餐廳,必須加強對火爐的管理。液化石油氣爐,禁止使用;酒精爐和木炭爐,慎用;使用固體酒精燃料,比較。餐廳服務員在收臺時,不應將煙灰、火柴梗卷人臺布內。
(4)廚房內易燃氣體管道、法蘭接頭、儀表、閥門必須定期檢查,防止泄漏;發(fā)現(xiàn)易燃氣體泄漏時,首先要關閉閥門,及時通風,并嚴禁明火和啟動電源開關。
(5)樓層廚房不應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煤氣、天燃氣管道應從室外單獨引人,不得穿過客房或其他公共區(qū)域。
(6)廚房內使用的絞肉機、切菜機等電氣機械設備不得過載運行,并防止電氣設備和線路受潮。
(7)油炸食品時。鍋內的油不要超過2/3,以防食油溢出,遇明火燃燒。
(8)工作結束后,操作人員應及時關閉廚房的所有閥門,切斷氣源、火源和電源后方能離開。
(9)廚房內抽煙罩每日擦洗一次,煙道每半年清洗一次。
(10)廚房內除配置常用的滅火器材外,應配置石棉毯,以便撲滅油鍋起火。
建筑結構防火
建筑結構的是整個建筑的生命線,也是建筑防火的基礎。
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是研究建筑防火措施、規(guī)定不同用途建筑物需采取相應防火措施的基本依據。
在建筑防火設計中,正確選擇和確定建筑的耐火等級,是防止建筑火災發(fā)生和阻止火勢蔓延擴大的一項治本措施。
對于建筑物應選擇哪一級耐火等級,應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和規(guī)模及其在使用中的火災危險性來確定,如性質重要、規(guī)模較大、存放貴重物資,或大型公共建筑,或工作使用環(huán)境有較大火災危險性的,應采用較高的耐火等級,反之,可選擇較低的耐火等級。
當遇到某些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和燃燒性能達不到規(guī)范的要求時,可采取適當的方法加以解決。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適當增加構件的截面積;對鋼筋混凝土構件增加保護層厚度;在構件表面涂覆防火涂料做耐火保護層;對鋼梁、鋼屋架及木結構做耐火吊頂和防火保護層包敷等等。
消防改造也被稱為二次消防,簡單的來講就是對建筑主體進行全部或局部的二次消防裝修。那什么情況下需要進行消防改造呢?
一般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建筑主體原有消防設施缺失或老化,消防檢查不及格,應急管理部門發(fā)出通知責令做消防改造,例如現(xiàn)在很多老舊小區(qū)做消防改造;其次是建筑主體裝修,改變了原有的設計結構,需要做消防改造,例如寫字樓重新裝修布局,商場的鋪面從服裝店改成了火鍋店,這些都是需要做消防改造的。
常見的消防工程火災問題
消防設備雖然經過測試并進入市場,但產品標準連接斷開等深層次問題,在工程應用過程中暴露出檢測中心分工不清、廠家設計不完善的問題:噴水系統(tǒng)報警閥壓力開關僅拋出兩根長度為100mm的軟線。如何保證施工安裝中的可靠連接,廠家根本沒有考慮;對于較差的防火閥選用的行程開關,不僅缺少一套24伏繼電器進行隔離,往往造成絕緣擊穿,燒毀消防系統(tǒng);電動防火卷簾門的控制箱大多不能滿足GB7251的基本要求,如箱內接線不合理、接頭壓接不規(guī)范,且經常設置在吊頂內,維護不便,調試過程中容易造成系統(tǒng)工作不穩(wěn)定。
報警系統(tǒng):煙、溫、氣探頭、手動報警、水指、壓力開關、消火栓等
疏散系統(tǒng):廣播、聲光報警、送/排風(閥門/發(fā)動機)、疏散燈/門、電梯迫降等
隔離系統(tǒng):防火卷簾門、雨淋閥、防火閥、非消防電源、空調等
滅火系統(tǒng):消防泵、噴淋泵、雨淋滅火系統(tǒng)、氣體滅火系統(tǒng)
其他相關系統(tǒng):空調風扇、閉路攝像頭監(jiān)控、車庫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