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分布》
冬蟲夏草主產于金沙江、瀾滄江 、怒江三江流域 的上游。西藏蟲草的產量大約占全國蟲草產量的40%,四川省產量大約占全國蟲草產量的40%,云南省和青海省 蟲草產量各占10%上下。
《適用人群》
臨床上使用蟲草素多為輔助 惡性腫瘤,癥狀得到改善的在91.7%以上;主要用于鼻癌、咽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腦癌以及其他惡性腫瘤的患者。北冬蟲夏草中蟲草酸的含量為3.09克,野生的蟲草為5.54克,蟲草酸是一種D-甘露醇 ,甘露醇能提高血漿滲透壓 ,導致組織內的水分進入血管內,從而減輕組織水腫 ,補充血漿。蟲草酸多用于腦水腫 ,防治急性腎功能衰竭 ,有調節(jié)心、腦、血管的作用,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改善人體的微循環(huán)、降血脂、 。
適用于癌癥患者及放療化療后患者;各種慢性消耗性病人;腎氣不足,腰膝酸痛,陽痿遺精者;糖尿病人,紅斑狼瘡,慢性腎炎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 和白血球減少患者。
冬蟲夏草是蟲與共生形成的珍稀藥用菌,一直以來都被視為強壯的滋補類中藥,并與人參、鹿茸并稱“中藥三大寶”,享譽全球。冬蟲夏草早出現在藏醫(yī)藥學著作《月王藥診》,記載其功效為:“治肺部疾病”;《藏醫(yī)藥》記載其功效:“補肺益腎,強精,化痰”;《本草綱目拾遺》記載其功效“夏草冬蟲,功與人參同,能治諸虛百損,以其得陰陽之氣全也”;《中藥大辭典》曰:“補虛損,益精氣,治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虛不復”。
冬蟲夏草的來源
冬蟲夏草來源于麥角菌科冬蟲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和幼蟲尸體的干燥復合體。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發(fā)散時挖取,曬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纖維狀的附著物及雜質,曬干或低溫干燥。以完整、蟲體豐滿肥大、外表黃亮、內色白、子座短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