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膠燕窩
燕窩在制成盞以后,由于把中間的細毛揀了出來,因此表面有不少小洞,不法商人就利用這些小洞,將涂料(如木薯粉、魚膠粉、雞蛋、樹膠、漿糊等)涂于燕窩盞表面,令燕盞表面看起來光亮厚密,而且重量也增加。鑒別方法:將燕窩浸入水中即取出,約半分鐘后用大拇指食指擦摸數次,手指會感受到粘性,有時會嗅到化學味道,即是涂料燕窩。如用顯微鏡觀察,取燕窩少許,用水浸軟,搗碎,用水裝片觀察半透明的碎塊。用水合氯醛裝片觀察雜質。燕窩呈不規(guī)則形狀,表面具平行紋理,偶見燕毛,而涂膠燕窩表面平行紋理不清晰,呈粘連狀,致密,紋理間無空隙。同時表面的絨羽由于涂膠的存在而粘貼倒伏于燕窩表面。
染色燕窩
燕窩顏色呈現象牙白,或象牙白偏黃,存放時間過長或者日照時間較長的燕窩會呈現偏黃色。
染色燕窩,多是以低價的白燕染成紅色或黃色,當作高價的血燕或黃燕來賣。這類假血燕、假黃燕在未濕水之前較難分辨。但一經浸泡、燉制即可辨認,因為真正的血燕及黃燕,由于是天然的顏色,所以浸泡、燉制后,不會變色。染色燕窩由于色素溶于水,清水隨即被染成紅色或黃色。且燉制1~2小時后,染色燕窩一入水,其質地軟爛如白燕,而水卻呈紅色或黃色。
市場有很多含水率很高的燕窩,這種燕窩價格極其便宜,但魚龍混雜,真燕窩的含水率也可達40%-60%,即使放入木盒或防潮箱內儲存仍會變質,如同《賣柑者言》中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優(yōu)質燕窩即使不放在木盒內儲存也是不會產生霉變的,買燕窩時用手捏一下,看是不是能聽到清脆聲方可辨別。
真正足干的燕窩用手把燕角兩端輕壓,不會出現彎曲現象,如力度加大會出現斷裂現象。
1、燕窩酸(唾液酸)在體內天然存在,遠多于通過燕窩攝入的量。
2、表皮生長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無法通過飲食調節(jié)皮膚和造血功能。
3、血燕并非來自啼血的燕子,相當于沾了鐵銹。
4、燕窩的高昂價格、民間傳說及廣告營銷很容易誘導安慰劑效應。
5、燕窩食用量低,即使假燕窩也難以吃出問題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