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由蟲體及從頭部長出的子座組成。蟲體似蠶,長3-5cm,直徑3-8mm,表面深棕黃色至黃棕色,有環(huán)紋20-30個,近頭部的環(huán)紋較細;頭部紅棕色,足8對,中部4對較明顯;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淡黃白色。子座單生,細長圓杜形,長4-7cm,直徑約3mm;求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上部稍膨大,頭部與柄無明顯區(qū)別;質柔韌,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淡。
冬蟲夏草菌的子囊孢子為多細胞的針狀物,由子囊散出后產生橫隔,每段萌發(fā),產生芽管,侵入昆蟲的幼蟲體內,蔓延發(fā)展,破壞蟲體內部的結構,把蟲體變成充滿菌絲的僵蟲,冬季形成菌核,夏季自幼蟲體的頭部長出棍棒狀的子座,子座上端膨大,近表面生有許多子囊殼,殼內生有許多長形的子囊,每個子囊具2—8個子囊孢子,通常只有2個成熟,子囊孢子細長、有多數(shù)橫隔,它從子囊殼孔口散射出去,又繼續(xù)下一個周期的循環(huán)。
關于蟲草的生長,一般人對其感到神秘莫測,前人曾有詩云:“冬蟲夏草名符實,變化生成一氣通。一物竟能兼動植,世間物理信難窮?!逼鋵?,蟲草是一種昆蟲與的結合體。蟲是蟲草蝙蝠蛾的幼蟲,菌是蟲草,每當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體小身花的蝙蝠蛾便將千千萬萬個蟲卵留在花葉上。繼而蛾卵變成小蟲,鉆進潮濕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莖的營養(yǎng),逐漸將身體養(yǎng)得潔白肥胖。這時,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蟲草蝙蝠蛾幼蟲,便鉆進蟲體內部,吸引其營養(yǎng),萌發(fā)菌絲。
受感染的幼蟲,逐漸蠕動到距地表二至三厘米的地方,頭上尾下而死。這就是“冬蟲”。幼蟲雖死,體內的卻日漸生長,直至充滿整個蟲體。來年春末夏初,蟲子的頭部長出一根紫紅色的小草, 高約二至五厘米,頂端有菠蘿狀的囊殼, 這就是“夏草”。蟲草這時發(fā)育得飽滿,體內有效成份,是采集的季節(jié)。云南省迪慶、怒江州是我國蟲草的主要產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