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生命即將終結(jié)的晚期癌癥患者一樣:放棄,回家,等待死亡。可還有另一種方式能讓這些臨終者更幸福安靜的離開,那就是臨終關懷,讓他們舒適且平和。
在國內(nèi),大多普通民眾都是談“死”色變,對自己的家人也是如此。家屬往往想要讓患者撐著活下去,哪怕是身體插滿化療管子,哪怕是昏迷著靠呼吸機活著,只要心跳還在就好。甚至很多時候,患者說想要放棄不的時候,家屬無視了患者的需求而拼命搶救他。
這還算不上殘忍。在后的日子里,病人常常得被動地接受這樣的“待遇”:一是過度。有些病人甚至直到生命的后一息仍在接受創(chuàng)傷性的。另一個極端是不足,也就是說,病人受到的痛苦和不適直到死亡也沒有得到充分的解脫。
至少可在以下幾個方面為癌癥防治工作作出有益的貢獻:
①研究影響癌癥發(fā)生與擴散的心理及社會因素;②對癌癥病人生活質(zhì)量的估價;③緩解癥狀與控制癌癥疼痛的措施;④了解病人病危死亡的過程。
為了實現(xiàn)現(xiàn)代醫(yī)院的管理目標及處理好病人的臨終關懷,需要有相對獨立或?qū)iT的臨終關懷機構(gòu),國內(nèi)外已發(fā)展起來的幾種形式是:
①附屬于醫(yī)院的臨終關愛;②附屬于基層保健網(wǎng)的臨終關愛; ③社會及家庭護理項目中的臨終關愛;④獨立的臨終關愛機構(gòu)。
但無論哪一種,其宗旨與任務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