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較高強度和無延伸防水材料,如防水砂漿、防水混凝土所構成的防水層。
依靠結構構件自身的密實性或采用剛性材料作防水層以達到建筑物的防水目的稱為剛性防水。
在建筑物基層上鋪貼防水卷材或涂布防水涂料,使之形成防水隔離層,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柔性防水,俗稱“治標”外防水技術。柔性防水是一種被大量廣泛推廣應用的防水方法,如選材合理,且采用復合柔性防水技術,則使用耐久年限可達20年以上。柔性防水措施的成本費用較高,防水層一旦損壞或失效,滲漏部位難以尋找,修復較困難,一般都采用重新鋪貼卷材或重新涂布防水涂料,用更換整個防水層的辦法來進行修復。
水是無孔不入的,它借著風壓、對流、沖擊、附著、毛細等力量,逐漸滲入建筑內部,而且在滲透的過程不易從表面發(fā)覺。換言之,找尋漏水原因必須深入“內臟”分析判斷,才能對癥下藥。
水與水蒸氣的壓力變化:
水一旦滲透到建筑物里面,在有限的空間內,等太陽一曬,產生熱能,就形成水蒸氣,這些水蒸氣產生大量的壓力足以破壞原有的防水層,甚至于表面的裝潢及飾材(譬如,油漆脫落、壁紙發(fā)黑、磁磚鼓起、木質地板膨鼓)換句話說,一單位的水,如果全部變成水蒸氣,在建筑物內部有限度的空間里面,就產生了1240倍的壓力,這個壓力的破壞性實在太可怕了。(所以我們時常發(fā)現(xiàn)防水膠施工在含水的泡沫水泥上,不久就整個鼓起剝落了。)
涂刷防水涂料。在做防水處理的基層上涂刷一遍,待干燥后(大約2-4個小時)再重復涂刷一次,防水處理才算做完。防水涂料應涂刷均勻,不能有漏刷、起鼓和脫落的現(xiàn)象,否則會影響防水效果。在陰陽角、管道根部可加鋪一層玻璃絲布,以起到增強作用。若選用聚氨酯做防水涂料,反復涂刷2-3遍就可以了。聚氨酯涂料本身可以形成彈性保護膜,具有一定耐拉性能。為了提高防水效果,可以鋪貼一層玻璃絲布,但費用會有所增加。
防水的目的主要是自己家庭在使用流水時,會通過滲漏影響樓下的鄰居。所以當自己家的屋頂漏水 或滲水時,在自己的頂棚做防水是無濟于事的,必須在您樓上鄰居的地面做防水才有效果。住在一樓的 用戶雖然不用做防水,但是防水也能起到隔潮,隔濕等作用。防水的一般做法是:在原有的地面用水泥砂漿找平,待干燥后(指不潮濕),用雙組合成聚氨酯防水 涂膜勻刷3遍或用改性瀝青或玻璃絲布做兩油一布處理。要求衛(wèi)生間墻面做1.2-1.5m高,廚房不低于0.5m 高,陽臺以外墻窗臺高度為準。干燥后儲水做24小時閉水封閉實驗,確認無滲漏后進行地面施工。如果原有房間的地面或墻面遭到 破壞,則必須進行防水處理和閉水封閉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