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激光計時系統(tǒng)
適用項目:短跑考核計時、消防比武計時 利用紅外/激光感應原理,在起點放置發(fā)令系統(tǒng),參賽人員聽到發(fā)令聲響后起跑,此時光學計時主機同步開始計時。參賽人員到達終點時,觸發(fā)紅外/激光感應線,光學計時主機停止計時,成績顯示屏立即顯示該人員賽跑所用時間。
8條賽道
同時計時/顯示成績
考核規(guī)模、考核人數(shù)
不受限
適用于有標準跑道的場地
計時器的安置
計時器通常被安置在起點、終點和一些關鍵的路程標志處,如5km、10km、15km…等,基本為距離5km就安置一個計時器。它們由專業(yè)的計時員操控,確保時間的準確記錄。計時員會根據(jù)比賽開始的信號,同時啟動計時器,以確保所有選手的起跑時間都能被準確記錄下來。同樣地,在選手到達終點時,計時員會停止計時器,記錄下他們的到達時間。
如今,絕大多數(shù)馬拉松比賽使用的計時芯片技術是: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又稱無線射頻識別。其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射頻識別(RFID)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shù)據(jù)。在馬拉松比賽中,號碼布芯片或者綁在鞋帶上的芯片錄入跑者的個人信息,當跑者攜帶號碼布芯片通過計時地毯時,計時系統(tǒng)便會識別跑者的信息和記錄通過的時間。
芯片計時系統(tǒng)根據(jù)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個大類:主動式系統(tǒng)和被動式系統(tǒng)。
主動式系統(tǒng),是計時芯片上帶有電池。當靠近讀取設備時,計時芯片受到電磁感應主動發(fā)出碼。讀取設備讀取到之后記錄下時間和對應的碼,就這樣記錄下選手通過的時間。
被動式系統(tǒng),是計時芯片上沒有電池。當靠近讀取設備時,通過電磁感應產(chǎn)生電源發(fā)出碼,供讀取設備讀取。因為被動式的成本低廉,因此在馬拉松這樣的場景中得到了普遍應用。
另外根據(jù)賽事計時需求的不同,還可以分為低頻計時芯片、高頻計時芯片、超高頻計時芯片。像平時的馬拉松比賽,用得多的是超高頻計時芯片,貼在號碼簿背面。對于一些高速運動項目,如自行車賽、鐵人三項等,會用到低頻計時芯片,系在鞋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