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鏡框式舞臺
鏡框式舞臺是指觀眾位于舞臺的一側,而舞臺的其余側面被物體遮擋,以供演員和技術人員做準備工作。
2.伸展式舞臺
伸展式舞臺與鏡框式舞臺的區(qū)別在于,舞臺的一部分向前突出,伸向觀眾席,這一部分的三面都暴露給觀眾。主要用于歌舞廳,時裝表演廳,夜總會,會所多功能廳,禮堂,劇院等娛樂場所.
3.圓環(huán)型舞臺
圓環(huán)形舞臺是指觀眾位于舞臺的四周。通常圓環(huán)形舞臺位于劇場的中央。觀眾可以近距
離地欣賞表演。
4.旋轉型舞臺
主要通過液壓設備制造出旋轉的效果,會出現(xiàn)升降,旋轉等效果。
應用在現(xiàn)代迪斯科廳,歌舞廳,時裝表演廳中.旋轉型舞臺采用自動壓緊摩擦輪傳動機構或者齒輪傳動機構或銷齒傳動機構,具有可逆轉性,無級調(diào)速,準確定位功能.
技術保障以及實施
(A)視覺的特征--趨光性/適應性/疲勞性
(B)適當亮度--劇場以及觀眾席的大小/欣賞距離/內(nèi)容情景的要求/投光距離/投射面積/功率/光效利用率
(C)光具的組合--燈具性能的利用/多燈排列設置/燈具組合共用/定點光/單燈特燈/效果器材應用
(D)布光效果--投光角度-投光方向/光區(qū)組合銜接/燈具的隱蔽方式-暴露方式
(E)控制及操作--調(diào)光-改變電壓/與情節(jié)相吻合時空轉換/變化時機-臺詞-體形-曲調(diào)-聲效/編程、操作、管理
作為當前舞臺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臺燈光已融入舞美創(chuàng)作風格中。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燈光藝術已成為舞臺演出中的主要手段,體現(xiàn)出的藝術效果:“光可以解釋戲劇人物的思想、情感、心靈,創(chuàng)造人物的精神意境,運用各種光的色彩,光的明暗對比,以及不同的光位、光影、光束等,投入戲劇情感的波濤中參與表演?,F(xiàn)代燈光設計可以將簡練的布景賦予豐富的感情,隨著劇情的進展,情境的轉移、時空的更迭、矛盾的激烈沖突,都可以看到燈光在相同布景條件下產(chǎn)生的豐富變化,使舞臺景物有了生命,更將人物的心靈世界化為有情的光、色傳達給觀眾。燈光是舞臺的靈魂,舞臺燈光效果講究現(xiàn)場美,讓觀眾在劇場得到一種真實感的享受。
舞臺燈光的常用光位
要想做好專業(yè)舞臺燈的配置,首先要了解舞臺燈具的常用光位。這是正確選用配置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1、面光:自觀眾頂部正面投向舞臺的光,主要作用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臺基本光鋪染。
2、耳光:位于臺口外兩側,斜投于舞臺的光,分為上下數(shù)層,主要輔助面光,加強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體感。
3、柱光(又稱側光):自臺口內(nèi)兩側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兩側面照明,增加立體感、輪廓感。
4、頂光:自舞臺上方投向舞臺的光,由前到后分為一排頂光、二排頂光、三排頂光……等,主要用于舞臺普遍照明,增強舞臺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點照射,主要靠頂光去解決。
5、逆光:自舞臺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頂光、橋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畫出人物、景稱的輪廓,增強立體感和透明感,也可作為特定光源。
6、橋光:在舞臺兩側天橋處投向舞臺的光,主要用于輔助柱光,增強立體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為特定光源。
7、腳光:自臺口前的臺板上向舞臺投射的光,主要輔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顎所形成的陰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變化。
9、流動光:位于舞臺兩側的流動燈架上,主要輔助橋光,補充舞臺兩側光線或其他特定光線。
10、追光:自觀眾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蹤演員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線,又用于主持人,是舞臺藝術的特寫之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