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分為:12mm*12mm*360mm,14mm*14mm*480mm的條狀形態(tài)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鎢條。每根大約1Kg,一般分為小包裝和大包裝。小包裝通常采用硬紙盒或者塑料盒包裝,每盒以公斤計大概是7根一盒。大包裝采用木箱單位以三十公斤計通常為5盒為一箱。
折疊包裝
1、鐵桶外包裝(17L)(鎢粉)
2、內用塑料包粉加編織袋外包裝(鎢粉)
3、鎢條木箱規(guī)格:木箱內空400±6*165±6*130±6
4、鎢條箱裝數(shù)量:35根/箱
5、鎢條箱裝總重:29~31.5公斤/箱
6、鎢條單根重量:900~1000克 。
鎢泥是一種健康環(huán)保的新興產品,其本身不含有毒成分也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具有長久的使用壽命。因為該產品常用于兒童玩具,所以在使用時要防止兒童吞食,并且在拿捏過后要洗手。鎢泥在存放時要避免和食品放在一起以防誤食,并且遠離兒童能觸摸的地方。在使用鎢泥時要保證有大人陪同,以防以外情況發(fā)生。如果發(fā)現(xiàn)兒童吞食行為要馬上讓孩子吐出,嚴重的要馬上送往醫(yī)院。
鎢絲,將鎢條鍛打、拉拔后制成的細絲。
鎢絲主要用于白熾燈、鹵鎢燈等電光源中。用于燈泡中作各種發(fā)光體的鎢絲,還需要在冶制過程中摻入少量的鉀、硅和鋁的氧化物,這種鎢絲稱為摻雜鎢絲(DopedTungstenWire),也稱作218鎢絲或不下垂鎢絲(Non-sagTungstenWire)。
鎢絲一般是各種拉絲模拉制的。主要用途是制造燈絲和高速切削合金鋼,也用于光學儀器,化學儀器等方面的作用。
鎢絲的生產大都用仲鎢酸銨 (APT)作原料。一般的工藝過程是將仲鎢酸銨在 500℃左右的空氣中焙燒成三氧化鎢,或在450℃左右的氫氣中輕微還原成藍色氧化鎢。制作白熾燈燈絲的鎢絲需要在三氧化鎢或藍色氧化鎢中摻入少量的氧化鉀、氧化硅和氧化鋁,三者用量總和不超過1%,這就是巴茲在1922年發(fā)明的鎢絲摻雜工藝。經過摻雜處理的鎢的氧化物用氫氣還原成金屬鎢粉。還原過程一般分兩步進行:步在630℃左右還原成二氧化鎢(棕色氧化鎢),第二步在820℃左右還原成金屬鎢粉。兩步還原的目的是使摻入的鉀充分發(fā)揮作用和控制粉末粒度。這樣取得的摻雜鎢粉再在一種特制的模子中壓制成細長的方條。把方條在氫氣中通電,用自電阻加熱(溫度達3000℃左右)的方法進行燒結,燒結后鎢條的密度可達到理論值的85%以上。這種鎢條便可以用旋鍛方法加工成直徑為3mm左右的鎢桿,然后進一步用模子拉拔的方法加工成各種不同粗細的鎢絲。例如220V、15W的白熾燈用的鎢絲直徑約為15μm,而 10000W的溴鎢燈用的鎢絲直徑約為1.25mm。更細的鎢絲如 220V、10W的白熾燈鎢絲直徑約為12μm,則要采用電解腐蝕的方法來制作。
當鎢絲的直徑達到微米級時,用常規(guī)的卡尺很難地測定其直徑。因此,國際上通常將直徑在0.2mm以下的鎢絲用其切長為200mm絲段的重量來表示絲的粗細,例如上述15W白熾燈鎢絲的直徑可以用0.679mg/200mm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