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口腔內含有大量的溶菌酶,具有作用。長期臥床的病人,由于機體抵抗力低下,飲水、進食減少、口腔內的微生物趁機大量繁殖,引起口腔炎、舌炎,甚至由于感染導致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做好口腔護理,既可以預防疾病,又能使病人感到舒適,促進食欲。
以住院病人為例,衛(wèi)生護理包括以下幾種:
入院護理 病人入病室前要在接診室洗頭、理發(fā)、沐浴、更衣、剪指甲。對有虱蟣的病人應進行滅虱。
晨晚間護理 晨間護理包括刷牙漱口、洗臉洗手、用溫水擦背、用50%酒精按摩受壓部位,梳頭,整理床鋪及更換污染衣單,這一切應在早飯前進行。晚間護理系在晚飯后進行,如協(xié)助洗臉漱口等。使病人感覺清潔舒適,易于入睡。病人若由于疾病痛苦徹夜不眠,身體疲備,在晨晚間護理時也可以觀察病情。
飯前后護理 飯前協(xié)助病人洗手,扶老幼病人坐起。飯后整理床鋪以保持整潔。 高熱病人飯前后應予漱口。
沐浴:對不能進行淋浴和盆浴的病人,可進行床上擦浴,這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皮膚排泄功能,但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室溫不可低于21℃。水溫40~43℃為宜。②遮擋病人,并關好門窗。③擦浴時動作要輕,隨時用大毛巾蓋好病人以免受涼。④擦浴時將濕毛巾要纏繞手上。⑤及時更換熱水。⑥擦浴后要更換衣褲及被罩。
發(fā)熱
發(fā)熱是兒童時期許多疾病發(fā)生過程中一個常見的疾病之一。兒童的正常體溫在一晝夜間會有一定的波動,但波動的范圍不會超過1度。
正常體溫肛門溫度36.9-37.5度,腋溫 36-37度,舌下溫度較肛門溫度低0.3-0.5度,一般認為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度以上,則認為是“發(fā)熱”。
發(fā)熱的分度:低熱——37.5到38度,中度發(fā)熱——38.1到38.9度,高熱——39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