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絨量
大家千萬要注意,充絨量這個東西和含絨量是不一樣的,含絨量算的是百分比,而充絨量就是充進去的實際羽+絨的質量克數(shù),它和衣服的大小、長短、款式等因素有關。
筆者剛買進的羽絨服充絨量號稱二兩,也就是100克。有些朋友在選購羽絨服的時候喜歡買充絨量大的,覺得這樣厚實會更暖和,但一定不要小看含絨量,因為絨本身的保暖作用非常大,80%的含絨量就比75%的暖一些。
挑選門道
通過上面對基本概念的分享,接下來羽絨服將和大家講一下挑選羽絨服的門道。
1、聞一下羽絨服的味道,如果發(fā)現(xiàn)刺鼻或者有異味的就直接忽略掉。曾有人解釋說鵝絨比鴨絨貴的原因在于鵝絨無味,而鴨絨有味。但就如在前面已經提及過的,鴨絨和鵝絨加工處理的方式是一樣的,有味道的絨(不管是鵝絨還是鴨絨)都屬于不合格產品,千萬不能買。
2、要看一下羽絨服的標牌上標明的各項基本信息是否齊全,主要是含絨量、充絨量、絨毛種類和生產廠家基本信息,但一般沒有包含蓬松度的信息,這點可以直接咨詢導購員。
3、仔細摸一摸羽絨服的內層,如果覺得刺刺的,就是說明這件衣服里羽毛的含量較高(具體原因請看上文關于“羽絨”的概念),質量應該不會很好。如果摸上去不扎手不刺,則說明那這件衣服的含絨量相對比較高,保暖性較好。
4、接下來可以將看中的幾件羽絨服放在一起,使用同樣的力度分別按住衣服的表層,回彈時間越快的羽絨服質量越好(表明蓬松度高)。而對于充絨量相同的羽絨服,體積越大(即羽絨服越蓬松)的品質越好。
5、后就是用力拍一拍羽絨服,如果有絨毛或者粉塵出現(xiàn),就說明這件羽絨服的布料它的防絨性很差或者是縫合的針眼太大,這樣的羽絨服會越穿越羽絨服薄,防水性和透氣性也不會太好,對于這種就不建議購買了。
筆者在這里分享實體店中挑選羽絨服的門道。而對于網購的話,特別是海外購,筆者覺得主要是看羽絨服的各項相關參數(shù)和其他用戶的評價。但本人覺得網購還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網購——首先會進行線下研究,而不會依據網上介紹的信息決定下單。所以如果有豐富的網購方面的經驗,即通過線上的文字和圖片資料、不用實物調查就淘到稱心如意的羽絨服,筆者非常歡迎來跟帖交流。
按衣身長度分:有長、中、短3種。長度至膝蓋以下,約占人體總高度5/8+7cm為長大衣;長度至膝蓋或膝蓋略上,約占人體總高度1/2+10cm為中大衣;長度至臀圍或臀圍略下,約占人體總高度1/2為短大衣。
遠征探險專用
這種沖鋒衣的設計理念比較單純,通常它是探險家忠實的朋友。有了一件這樣的衣服,你完全可以應付各種各樣常人難以想象的復雜惡劣天氣情況,當周圍的情形變得越來越糟糕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擁有這樣一件衣服是多么幸運的事。比如說,在地形環(huán)境復雜的情況下徒步行軍的時候,你很有可能遭到暴雨的襲擊而無處藏身,——要知道,長時間置身于暴雨中和置身于雪地里體溫散發(fā)的速度完全相同,而周圍的溫度也只不過有區(qū)區(qū)幾度的溫差而已,這時候一件專用的功能外衣會像一個貝殼一樣保護你的身體,使你免遭雨水浸濕及體表溫度迅速下降之苦。
不過,探險專用的功能外衣一般在防水性能上都非常強,這樣就難免會在透氣性方面作出一些妥協(xi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