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體檢可以幫助被檢者建立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的“參考值”,并可從每年“參考值”的變化情況,了解自己身體健康的變化,并作為自己健康的評判指標。因此,在每次約做體檢前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和相應的體檢機構人員進行協(xié)商,確定自己今年體檢所需要做的項目。
“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更應該有針對性地檢查一些項目。”專家說,對于跨過一些年齡段的體檢者而言,針對不同年齡增加一些適合該年齡段的體檢項目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女性絕經(jīng)后,應該適當增加與雌代謝有關的檢查項目。同樣,過了40歲的人,檢查項目增加有關癌癥篩查的項目。
血常規(guī)體檢前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血常規(guī)體檢能夠及早發(fā)現(xiàn)和診斷某些疾病,診斷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反應骨髓的造血功能等,是臨床上基礎的化驗檢查之一。那么,血常規(guī)體檢前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1、要穿著袖口寬松或者容易穿脫的衣服,在抽血前洗個澡,這樣可以保證抽血部位的衛(wèi)生,而且抽血后之內抽血部位是不能沖洗的,以防感染。
2、血常規(guī)檢查的前三天,建議清淡飲食,控制煙酒。按照日常的飲食習慣,確保血常規(guī)檢查的準確性。
3、血常規(guī)檢查要求空腹,空腹的標準是從檢前的晚上8點開始,就要禁食禁水,直到體檢當天血常規(guī)檢查結束,才可以恢復飲食。
4、采血完成后,要用棉球或者棉簽放在針孔上,以三指按住棉球或者棉簽至少5分鐘,不要揉搓針孔。如果針孔周圍出現(xiàn)淤青,這是按壓不正確導致的結果,不用緊張,淤青可以于幾天后自動消退,也可以在抽血24小時后用毛巾熱敷,加快消退。
體檢報告能夠說明什么
定期體檢無疑至關重要,然而理解體檢結果更是核心所在。眾多人對于體檢報告中的數(shù)據(jù)解讀頗感困惑,接下來本文將為您詳細解析如何正確解讀體檢報告。
1、血壓:收縮壓2、血脂:總膽固醇1.04mmol/L(40mg/dl) 過關;甘油三酯如果血脂指標不佳,為高血脂癥。那么就需要注意不要再熬夜了,熬夜會影響肝對脂肪的代謝,導致血脂偏高。如果情況不嚴重,不需要服用,多運動、不熬夜,少吃高脂肪食品,血脂慢慢就下來了。如果情況嚴重則需要遵循醫(yī)囑服用來控制病情。
3、血糖:空腹血糖4、血常規(guī):白細胞 4000-10000個/mm 過關;血紅蛋白 每100升血液中男性120~160克,女性約110~150克。運動員可以達到170-180克。血小板 10-30萬個mm 過關。如果白細胞數(shù)值偏低,說明身體抵抗力差,容易被感染病毒;偏高可能是身體存在炎癥。血小板如果過少,傷口止血會比較困難;如果過多,也易形成血栓。血紅蛋白偏低就是貧血;偏高則有很多可能,需要遵循醫(yī)囑進一步診斷來確認是否需要。
5、尿常規(guī):尿的顏色、透明度 呈現(xiàn)出透明淡黃色 ,則視為正常。尿中不含蛋白、白細胞也是正常的。
有了以上攻略,可以在拿到體檢單的時間判斷自己的身體是否存在異常指標了。如果達到了一份全部過關的體檢單,也不要得意。還是應該做到科學合理的膳食、不暴飲暴食、早睡早起、多參加體育鍛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身體的健康長久。
35歲后多久做一次體檢
體檢是體格檢查的簡稱,指通過醫(yī)學手段和方法對受檢者的身體檢查。是醫(yī)療的診斷環(huán)節(jié),是針對癥狀或疾病及其相關因素的診察手段。那么,35歲后多久做一次體檢好呢?
如果是健康人,應該每一至兩年做一次常規(guī)體檢;如果體弱多病的人可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常規(guī)體檢。
如果自身沒有感覺到存在不適癥狀,一般這體檢項目就是一些常規(guī)項目,例如: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血壓、心電圖、血脂、血糖、肝功能、腎功能、B超、胸片檢查等。如果存在某些不適還需要根據(jù)癥狀再進行一些專項的檢查項目的。例如甲狀腺功能、肺活量、視力、聽力、眼底檢查等等。體檢的程序一般是在空腹的前提下完成抽血化驗和腹部超聲檢查,然后再檢查其它項目。
應該充分認識體檢的重要性,一定要有健康管理意識。體檢的主要目的在于查找存在哪些可能引發(fā)疾病的苗頭,這樣我們才能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一定要重視醫(yī)囑。面對醫(yī)生給出的改善建議,必須堅持遵照執(zhí)行。如果主檢醫(yī)生建議做進一步檢查,必須及時到相關科室進行檢查。但是,我們也不能依賴體檢,常規(guī)體檢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疾病,不可能排除所有的健康隱患,因此身體一旦出現(xiàn)癥狀,一定要及時就診。定期體檢一般多長時間檢查一次應該遵循就診醫(yī)生的具體建議,確實能夠做到有病早發(fā)現(xiàn)和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