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投票制度的要求比過半數(shù)更為嚴格,例如要求多數(shù)才能改變現(xiàn)狀,極端的例子是要求全體一致通過的制度。如果投票旨在決定是否接受新成員加入,否決新成員加入的選票被稱為“黑球反對票”(Blackball)。
另一種改變現(xiàn)狀的機制,則要求參與投票人數(shù)符合法定人數(shù)要求。通常法定人數(shù)指參與投票人數(shù),而不是投票支持的人數(shù),但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反對者以拒絕投票的方法,阻止會議達到法定人數(shù)。
二元投票制
普及的單一獲勝者制度顯然是多數(shù)制(也稱為“票者當選制”、“相對多數(shù)決”、或“獲勝者全得”)。每個選民投給一個選項,取得多選票的選項獲勝,即使沒有取得半數(shù)亦然。
孔多塞制或稱雙序制,是以孔多塞準則衍生的投票制度。這種方法將每個選項與所有其他的選項成對比較,一次一個,而擊敗所有其他選項的選項便是贏家。只要一個選項在大多數(shù)選票上的位置高于另一個選項,那么它便擊敗了那個選項。
累積選舉制則規(guī)定了一定的點數(shù),由投票者自行配點。累積選舉制也常被用于一些投票者權力不相等的投票中,例如依據(jù)股份采取“一張股票,一張選票”的公司投票。累積選舉制也被用于多重獲勝者的選舉中,例如公司董事會成員的選舉。
計分投票制也可以被用于排序投票制,只要排序制里允許選民排出同樣名次的選項。一些排序制假定選票上的名次都不相同,但一些投票者也可能會給兩個以上的候選項目相同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