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控車床設計CAD化、結構設計模塊化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及軟件技術的發(fā)展,CAD技術得到了廣泛發(fā)展。CAD不僅可以替代人工完成繁瑣的繪圖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進行設計方案選擇和大件整機的靜、動態(tài)特性分析、計算、預測及優(yōu)化設計,可以對整機各工作部件進行動態(tài)模擬仿真。在模塊化的基礎上在設計階段就可以看出產品的三維幾何模型和逼真的色彩。采用CAD,還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設計的一次成功率,從而縮短試制周期,降低設計成本,提高市場競爭能力。通過對機床部件進行模塊化設計,不僅能減少重復性勞動,而且可以快速響應市場,縮短產品開發(fā)設計周期。
銑床
銑床系指主要用銑刀在工件上加工各種表面的機床。通常銑刀旋轉運動為主運動,工件(和)銑刀的移動為進給運動。它可以加工平面、溝槽,也可以加工各種曲面、齒輪等。銑床是用銑刀對工件進行銑削加工的機床。銑床除能銑削平面、溝槽、輪齒、螺紋和花鍵軸外,還能加工比較復雜的型面,效率較刨床高,在機械制造和修理部門得到廣泛應用。
19世紀,英國人為了蒸汽機等工業(yè)革命的需要發(fā)明了鏜床、刨床,而美國人為了生產大量的武器,則專心致志于銑床的發(fā)明。銑床是一種帶有形狀各異銑刀的機器,它可以切削出特殊形狀的工件,如螺旋槽、齒輪形等。
磨床
磨削是人類自古以來就知道的一種古老技術,舊石器時代,磨制石器用的就是這種技術。以后,隨著金屬器具的使用,促進了研磨技術的發(fā)展。但是,設計出名副其實的磨削機械還是近代的事情,即使在19世紀初期,人們依然是通過旋轉天然磨石,讓它接觸加工物體進行磨削加工的。
臺磨床(1864年)。1864年,美國制成了世界上臺磨床,這是在車床的溜板刀架上裝上砂輪,并且使它具有自動傳送的一種裝置。過了12年以后,美國的布朗發(fā)明了接近現(xiàn)代磨床的磨床。
鉆床
古代鉆床——“弓轆轤”。鉆孔技術有著久遠的歷史??脊艑W家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公元前 4000年,人類就發(fā)明了打孔用的裝置。古人在兩根立柱上架個橫梁,再從橫梁上向下懸掛一個能夠旋轉的錐子,然后用弓弦纏繞帶動錐子旋轉,這樣就能在木頭石塊上打孔了。不久,人們還設計出了稱為“轆轤”的打孔用具,它也是利用有彈性的弓弦,使得錐子旋轉。
臺鉆床(惠特沃斯,1862年)。到了1850年前后,德國人馬蒂格諾尼早制成了用于金屬打孔的麻花鉆。1862年在英國倫敦召開的國際博覽會上,英國人惠特沃斯展出了由動力驅動的鑄鐵柜架的鉆床,這便成了近代鉆床的雛形。
以后,各種鉆床接連出現(xiàn),有搖臂鉆床、備有自動進刀機構的鉆床、能一次同時打多個孔的多軸鉆床等。由于工具材料和鉆頭的改進,加上采用了電動機,大型的高性能的鉆床終于制造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