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供應鏈管理者尋求了解需求趨勢時,港口吞吐量是一個有用的指標。 據交通部稱,到2022年,海運門戶將處理40%的國際貨運價值。因此,跟蹤海港吞吐量可以成為確定全國數年和數月貿易趨勢的良好晴雨表。
以新冠病毒大流行為例:從2018年到2020年,美國前12個海港處理了約4600萬個20英尺當量單位(即TEU)的貨物。然后,在2021年和2022年期間,吞吐量飆升至超過5300萬標準箱,導致了臭名昭著的擁堵和物流延誤。
2023年,前12大港口的吞吐量恢復正常,高于疫情前的水平,達到4667萬標準箱,略高于2019年的記錄。2024年的銷量將如何? 跟蹤每月數據可以幫助闡明這個問題。使用此跟蹤器可查看下表中截至2023年前12個港口的總吞吐量。如需更多實時數據,請進一步向下滾動并應用左側的篩選器,按可用月份、海岸或選擇查看貨運量和歷史見解端口。
港口吞吐量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美國12大集裝箱港口處理的TEU總量(按海岸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