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自防護腐蝕產物形態(tài)控制:耐候鋼相對于碳鋼有較好的耐大氣腐蝕性能,一般不需要表面處理就具有抗蝕性,因而得到廣泛應用。原因在于其表面形成的腐蝕產物阻礙了腐蝕介質的進入,從而保護了基體。但它也存在腐蝕失效問題。近年研究發(fā)現,通過表面懺悔處理,可以得到更加致密的腐蝕產物層,使防蝕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研究表明,所得產物具有納米結構。這里的關鍵是如何能夠有效地人為控制腐蝕產物的形態(tài)。
鋼結構防腐蝕是鋼結構設計、施工、使用中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它牽涉到鋼結構的的耐久性、造價、使用性能、維護費用等諸多問題。
鋼結構REMAKE防腐施工前要經過一些預處理措施。預處理手段大體分為手工處理、化學處理、機械處理等。所謂化學處理,顧名思義是利用堿性或酸性溶液,使工件表面的油污及氧化物溶解在堿性或酸性的溶液中,以達到去除工件表面氧化皮、銹跡及油污的目的。但若時間控制不當,即使加緩蝕劑,也能使鋼材產生過蝕現象。對于較復雜的結構件和有孔的零件,若處理不當,浸入孔穴或縫隙中的余酸難以徹底清除,將成為隱患,因此化學處理適用于對薄板件清理。且化學物質易揮發(fā),成本高,若化學排放處理不當,會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污染。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這處理方法正被機械處理法取代。
鋼結構廣泛應用于橋梁、建筑、船舶、石油化工等領域。然而,由于大氣中的氧氣、水蒸氣以及其他有害物質的侵蝕,鋼結構的表面容易發(fā)生腐蝕生銹,這不僅會影響其美觀度,更會降低其承載能力和使用壽命。因此,對鋼結構進行防腐防銹處理成為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鋼結構防腐防銹處理是保證工程和使用壽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介紹了涂層防腐、陰極保護和隔離保護等三種常用的防腐防銹處理方法,并對其原理、優(yōu)缺點和應用進行了詳細分析。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不同的場合和需求選擇合適的防腐防銹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