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玻璃幕墻維修之前,首先需要進行充分的檢查和準備工作。這一步的目的是確定維修的范圍和程度,為后續(xù)的維修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據。在檢查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對玻璃表面進行仔細觀察,查看是否有破損、劃痕或者其他物理損傷。如果有,需要記錄下來,并計劃進行相應的維修措施。
其次,檢查玻璃幕墻的密封條是否老化或損壞。密封條的損壞會導致水漏、風吹進入建筑內部等問題,因此需要及時更換。
后,檢查玻璃幕墻的支撐結構是否穩(wěn)固可靠。如果發(fā)現有支撐結構松動或者損壞的情況,需要及時修復,以避免隱患。
根據維修前的檢查結果,制定相應的維修方案。下面列舉幾種常見的玻璃幕墻維修方案:
1. 玻璃更換:當玻璃出現破損或者其他物理損傷時,需要進行更換。在更換前,需要先將舊玻璃進行清理和拆除,并合理安裝新的玻璃。
2. 密封條更換:密封條老化或損壞時,需要進行更換。在更換時,需要選擇合適的密封條材料,并確保密封條密封性能良好。
3. 支撐結構維修:如果發(fā)現玻璃幕墻的支撐結構有松動或者損壞的情況,需要進行相關的修復工作。修復時,需要使用專業(yè)的支撐材料,確保支撐結構的穩(wěn)固可靠。
在確定了維修方案之后,可以根據以下流程進行玻璃幕墻的維修工作:
1. 清理工作:在維修之前,需要清理幕墻表面以及周邊環(huán)境。清理時,需要使用適當的清潔劑和工具,確保表面干凈無塵。
2. 拆除舊材料:根據維修方案,對需要更換的玻璃或密封條進行拆除。拆除時,需要小心操作,避免對其他部分造成損害。
3. 安裝新材料:將新玻璃或密封條安裝到幕墻上。安裝時,需要遵循相應的操作規(guī)范,確保安裝的質量。
4. 檢查和測試:在完成維修工作后,對維修部位進行檢查和測試,確保維修的效果符合要求。檢查時,可以用手輕輕拍打或者視覺檢查,測試時,可以用水進行滲漏測試。
5. 清理和保養(yǎng):在維修完成后,需要對維修部位進行清理工作,并做好日常保養(yǎng)工作,以延長幕墻的使用壽命。
外墻滲漏原因和維修方案。
滲漏原因分析:
1、外墻反梁結構處裂縫導致滲漏水;
2、窗框外側與墻體交接縫處密封膠老化,窗框與墻體交接縫開裂,導致雨水竄入;
3、外墻膩子層老化開裂脫落,導致水源侵入墻體結構。
維修方案:
1、在外墻搭設施工腳手架及腳手板;
2、清除外墻膩子層至結構層;
3、清理基層,清理表面殘留物(如松動碎塊、浮灰等)至達到施工條件;
4、在結構裂縫處,剔鑿30*30mm凹形槽,內嵌堵漏寶;
5、在窗框與外墻交接處剔鑿20*20mm凹型槽,凹槽內嵌填采用建筑窗用密封膠;
6、外墻涂刷一道界面劑,以增強原涂飾面與新增防水層的粘接力,界面劑干燥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7、在外墻裂縫處涂刷一道1厚500寬丙烯酸防水涂料內加聚酯網格布;
8、大面涂刷一道1 厚丙烯酸,分多遍涂刷,以達到設計厚度;
9、涂料成膜后,滾涂一道與原建筑外墻顏色相近或相似的裝飾涂料(施工前,應由業(yè)主確定涂料顏色,方可開始施工);
10、垃圾裝袋運至業(yè)主指定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