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概念早是在美國形成的,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原意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紀70年代后,日本的“物流”一詞逐漸取代了“物的流通”。
中國的“物流”一詞是從日文資料引進來的外來詞,源于日文資料中對“Logistics”一詞的翻譯“物流”。
電子商務的不斷發(fā)展使物流行業(yè)重新崛起,美國的物流業(yè)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已遠遠超過了倉儲、分撥和運送等服務。物流公司提供的倉儲、分撥設施、維修服務、電子跟蹤和其他具有附加值的服務日益增加。物流服務商正在變?yōu)榭蛻舴罩行?、加工和維修中心、信息處理中心和金融中心,根據顧客需要而增加新的服務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觀念。
提貨發(fā)運:1、檢查車輛情況。2、按時到達客戶提貨倉庫。3、辦理提貨手續(xù)。4、提貨,蓋好車棚,鎖好箱門。5、辦好出廠手續(xù)。6、電話通知收貨客戶預達時間。
在途追蹤:1、建立收貨客戶檔案。2、司機及時反饋途中信息。3、與收貨客戶電話聯系送貨情況。4、填寫跟蹤記錄。5、有異常情況及時與客戶聯系
收貨單
受貨單又稱大副收據,是船舶收到貨物的收據及貨物已經裝船的憑證。船上大副根據理貨人員在理貨單上所簽注的日期、件數及艙位,并與裝貨單進行核對后,簽署大副收據。托運人憑大副簽署過的大副收據,向承運人或其代理人換取已裝船提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