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通信 全國地、市級以上城市都建有不同規(guī)模、不同形式的“119”消防指揮中心(火災報警電話為119)。許多大中城市建立了功能齊全、技術先進的消防通信指揮系統(tǒng),主要包括火災報警及接收、火警辨識、編制出動方案、下達出動命令、力量調度、現(xiàn)場通信保障和消防信息管理等功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公共娛樂場所消防許可證》發(fā)放程序 1. 申報單位出具申請報告,向當?shù)毓蚕辣O(jiān)督機構領取《公安娛樂場所消防許可證申報表》。 2. 填寫好《公共娛樂場所消防許可證申報表》,申報單位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將填寫好的申報表和申請報告送當?shù)毓蚕辣O(jiān)督機構(支隊所管轄的重點單位直接送支隊防火處)。 3. 當?shù)毓蚕辣O(jiān)督機構接到申請單位的報告和《申報表》后 7 天內,派分管參謀進行現(xiàn)揚勘察,按審核內容進行審核,合格的,各縣(市)市由分管參謀簽署意見,交大隊主管領導審批并加蓋公章,按規(guī)定收取費,然后由大隊內勤負責填發(fā)《公共娛樂場所消防許可證》。
在管理教育正規(guī)化建設方面,各地持續(xù)開展“五無”創(chuàng)建活動,部隊管理正規(guī)有序;開展“廉政消防”建設,制定并實施公安消防部隊 “四個嚴禁”,狠抓“兩個禁令”專項整治,部隊事故案件明顯減少。 火患整治成效明顯,滅火救援無畏向前 面對復雜的消防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滅火救援任務,廣大消防官兵從“三句話”總要求中汲取力量,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 為深入推進消防管理創(chuàng)新,各地公安消防部隊推進構筑消防 “防火墻”工程、加強單位“四個能力”建設,推行“網(wǎng)格化”管理、鼓勵發(fā)展消防公益事業(yè)、加快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開展全民消防宣傳教育,消防管理創(chuàng)新取得了重大進展,基本形成了“政府統(tǒng)一領導、部門依法監(jiān)管、單位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社會化消防工作格局。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全國火災隱患的整治成效。各地保持排查整治火災隱患的高壓態(tài)勢,開展消防“五大”活動、“清剿火患”戰(zhàn)役和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世博會、亞運會等系列重大活動消防安保,集中消除了一大批重大隱患。僅“清剿火患”戰(zhàn)役中,就檢查單位2500多萬家,督促整改隱患1.5億余處,其中重大隱患1.3萬余家,重特大火災事故大幅度下降。
各地均制定了與當?shù)亟洕鐣l(fā)展水平相適應、逐年增長的消防經費保障機制,明確了保障標準,消防部門的所有業(yè)務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中央和地方消防經費投入年增幅達到25%以上,2011年消防經費總額超過416億元。 為改善消防基礎建設,各地把消防隊(站)、消火栓、消防裝備和多種形式消防隊建設等納入政府工作考評。3年中,全國新建消防隊(站)1200多個,新增消火栓20多萬個,新購消防車輛6200多輛;政府專職消防隊、企事業(yè)單位專職消防隊隊員接近16萬人,成為公安消防隊伍的重要補充力量。 各地公安消防部隊把隊伍建設作為踐行“三句話”總要求的根本來抓,著力打造讓黨和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現(xiàn)代化公安消防鐵軍。 為堅定理想信念,各地持續(xù)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三句話”總要求已成為廣大消防官兵普遍認同的核心價值追求。全國公安消防部隊無論是排查整治火災隱患,還是滅火救援戰(zhàn)斗;無論是搶險救災,還是處理突發(fā)事件,都堅決服從各級黨委、政府調遣,始終把人民群眾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彰顯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政治本色。 與此同時,各地廣泛開展大教育大培訓,對所有團以上干部、所有基層干部進行輪訓,制定實施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規(guī)劃,3年中,共有近萬名地方大學生入警,5500多名士兵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