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患排查途徑
隱患排查是管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根據標準,排查途徑包括使用單位自查、特種設備監(jiān)督管理部門監(jiān)督檢查、特種設備檢驗機構的監(jiān)督檢驗和定期檢驗,以及其他政府部門的檢查。
壓力容器
5.3 有下列情形之一仍繼續(xù)使用的壓力容器,應當判定為重大事故隱患
5.3.1 5.3.2 定期檢驗的檢驗結論為不符合要求。
5.3.2 固定式壓力容器改做移動式壓力容器使用。
5.3.3 固定式壓力容器、移動式壓力容器的閥、爆破片、緊急切斷裝置缺失或失效。
5.3.4 快開門式固定式壓力容器的快開保護聯(lián)鎖裝置缺失或失效。
5.3.5 氧艙的接地裝置缺失或失效。
5.3.6 氣瓶的瓶閥、泄壓裝置、緊急切斷裝置缺失或失效。
移動式壓力容器或者氣瓶充裝
5.5 移動式壓力容器或者氣瓶充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判定為重大事故隱患:
5.5.1 未經許可,擅自從事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或者氣瓶充裝活動。
5.5.2 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錯裝介質。
5.5.3 充裝設備設施上的緊急切斷裝置缺失或失效。
無損檢測、理化檢驗的目的,一方面是對非連續(xù)加工(如閥門制造、管道安裝等多工序生產)或連續(xù)加工(如管材制造等自動化生產流水線)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產品構件提供實時的工序質量控制,特別是控制產品材料的冶金質量與生產工藝質量,例如缺陷情況、組織狀態(tài)、涂鍍層厚度監(jiān)控等等,同時,通過無損檢測、理化檢驗和試驗所了解到的質量信息又可反饋給設計與工藝部門,促使進一步改進設計與制造工藝以提高產品質量,收到減少廢品和返修品,從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根據管道元件產品制造、管道安裝、定期檢驗、合于使用等驗收標準將材料、產品的質量水平控制在適合使用性能要求的范圍內,避免無限度地提高質量要求造成所謂的“質量過?!?。通過無損檢測、理化檢驗可以確定缺陷所處的位置,在不影響設計性能的前提下使用某些存在缺陷的材料或半成品、在役管道,如缺陷處于裕量之內,或者允許局部修磨或修補,或者調整加工工藝使缺陷位于將要加工去除的部位等等,從而可以提高管道材料和在役管道的利用率,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因此,無損檢測、理化檢驗技術在降低生產制造費用、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生產效率,使產品同時滿足使用性能要求(質量水平)和經濟效益的需求兩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