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禮儀算是中華五千年傳承下來的一種特殊文化,各個地區(qū)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數十里的村落,一些講法和做法也不盡相同。下面說的這些禮儀應該在嵐山區(qū)后村鎮(zhèn)比較通俗流行的一種禮儀。其中一些說法,也不是十分明白,希望懂得這些禮儀的人的指正。
紙幡:有喪事的人家,要用燒紙粘貼剪在木杖上,放置靈堂前面,木杖應該使用柳樹(木杖上沾上燒紙是什么含義?),門扇上貼一燒紙,代表家中有人去世(應該是男的逝世貼燒紙,女的貼白紙)。重孝子不能自由出入家門,所有外事活動都必須停止。(對于這些,問了很多人,他們也都不懂,歡迎懂的人指正)
孝衣:孝衣分重孝和輕孝,重孝就是直屬子女,兒子,女兒,孫子等,重孝為男丁一筒白大褂、白鞋,女性為白上衣帶白褲子、白鞋,孫子、兒子如果未結婚,只需要纏頭就可以了,如果結婚,那需要穿一筒白大褂,重孝。輕孝就是女婿,外戚,只需要一白布纏腰即可。
西方葬禮禁忌
西方人非常重視葬禮過程中出現的某些現象,并相信這些現象顯示出了某些特征。如:葬禮時出太陽,在參加葬禮的人中哪個人的臉被陽光照得亮,哪個人就可能是下一個死亡者;如果葬禮那天下雨,就意味著死亡的靈魂可以順利進入天國;如果參加葬禮的人數是單數,其中必有一個不久后便會死去。
預定好的葬禮日期在西方通常是不能被推遲的。如果出了什么原因,葬禮推遲都意味著在3個月內死者的親屬或者鄰居中必然會有人死亡。例如在被推遲的日期內包括星期日的話,那么這一兇兆就可能出現,而且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避免。
在西方,有些日子是不宜舉行葬禮的,如元旦,否則在死者所屬的教區(qū)內,在新的一年中的每一個月就都將舉行葬禮;再如星期日,否則就意味著在一個星期內還會接連地舉行三次葬禮。
此外,西方人認為,出門遇見葬禮隊伍是不吉利的;如果遇見葬禮,便會跟著送葬隊伍走上一小段路,這樣可以避免兇兆降臨到自己的頭上。當棺材運往墓地下葬時,西方人是不肯走在棺材前面的,他們相信這樣做會使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大難臨頭,甚至會死亡;但如若這時遇到了一個牧師或傳教士,這一兇兆就會自行消除;遇見靈車也同樣會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尤其是空的靈車,但這一兇兆只有在靈車面對面地駛來時才真正成為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