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發(fā)改委會同民政部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殯葬服務收費管理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將殯葬服務區(qū)分為基本服務和延伸服務。
基本服務主要包括遺體接運(含抬尸、)、存放(含冷藏)、火化、骨灰寄存等必需的服務。
基本服務收費標準實行政府定價,由各地價格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在成本監(jiān)審或成本調查的基礎上,考慮財政補貼情況,按照非營利原則從嚴核定。
延伸服務:在保證基本服務的供給規(guī)模和質量的前提下,殯葬服務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開展延伸服務。延伸服務是供群眾選擇的特殊服務,包括遺體整容、遺體防腐、吊唁設施及設備租賃等。對延伸服務,由各地根據本地情況實行政府指導價。
洞葬
甲定洞葬位于甲定村栗木山的半山腰上,上下有兩個洞口,棺柩擺放在為繁樹濃陰所掩的上洞,洞口豁敞,高十余米,寬亦有十余米,縱深約有三四十米,目測可看見上百具棺柩置于“井”字形木架之上,列成五排,棺柩或頭朝外,或頭朝里,其中似乎有其規(guī)則。
中國傳統(tǒng)葬禮的主色調為白色和黃色,故亦有白事之稱,與紅事(喜事)相對。隨死者的信仰和經濟情況,整個過程中經常伴有有關的佛教、道教或風水儀式。
其主要過程有:
小殮:為尸體凈身整容,穿上壽衣。這個步驟要盡早,甚至有時在斷氣之前就進行。因為過幾個小時,由于肌肉細胞死亡,會出現稱為尸僵的四肢僵硬現象,影響穿壽衣。壽衣不能用皮質,因傳統(tǒng)認為這樣死者會轉世成動物。
報喪:正式通知遠近各處的親友死亡時間、情況和葬禮安排。經常有嚴格的形式和順序規(guī)定。
奔喪:親友攜帶禮品、禮金、挽聯、花圈等從外地來參加葬禮。
葬禮
停靈:又稱暫厝,將尸體在靈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來奔喪的親友;同時有助于確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靈堂可為家中房間、臨時搭制的靈棚、或殯儀館的專用房間。靈堂內設悼念條幅、死者遺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蠟燭、紙錢等。另外,在暫時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況下,將棺材寄放在寺廟等地,等待未來下葬,也可稱作停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