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上述檢查項目外,還包括超聲檢查、CT檢查、磁共振檢查、心功能檢查、腎功能檢查、肝功能檢測、甲狀腺功能檢查、眼耳鼻喉檢查、白帶常規(guī)檢查、血糖監(jiān)測、血脂檢測、骨密度檢查、婦科常規(guī)檢查等,從而更為準確判斷身體情況,指導相應的處理。
2024年又過去了一半,今年你體檢了嗎?該查的項目都查了嗎?我們常說體檢不能公式化,要把錢花在“刀刃上”,但體檢項目這么多,我們應該如何挑選呢?收藏這份體檢攻略,get一份專屬自己的體檢方案。
其他慢性病: 1、2型糖尿病篩查: 高危因素:≥40歲、增齡、缺乏體力活動者、超重/肥胖、糖尿病前期史、黑棘皮病史、高血壓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巨大兒分娩史或妊娠期糖尿病病史、多囊卵巢綜合征病史、一級親屬家族史等。 優(yōu)選項目: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2、骨質疏松篩查: 高危因素:≥40歲、增齡、女性絕經、不健康生活方式、體重過低、影響骨代謝的疾病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等。 優(yōu)選項目:血鈣、血磷、尿鈣、尿鈉、超聲骨密度。 3、肥胖篩查: 高危因素:增齡、男性、吸煙、飲酒、高熱量飲食結構、靜坐時間長、鍛煉時間少等。 優(yōu)選項目:人體成分分析、血糖(餐后2 h)、胰島素(空腹、餐后2 h)、糖化血紅蛋白、糖耐量試驗。 以上列舉的是一些比較常見的專項疾病檢查,如果有其他情況,也可以在挑選之前詢問醫(yī)生,或者填寫相關的健康問卷。
外科體檢主要檢查哪些內容? 一般觀察:主要包括發(fā)育、營養(yǎng)、體態(tài)、面容、表情、步態(tài)等觀察。如腫瘤病人可能出現消瘦、貧血貌、精神狀態(tài)差。脊柱及四肢疾病可能表現為步態(tài)改變、跛行。 皮膚、體表及淺表淋巴結檢查:皮膚顏色、彈性、光澤、是否存在瘢痕及其他改變。頜下、頸部、鎖骨上下、腋窩、腹股溝等處淋巴結是否有腫大。 頸部檢查:淋巴結、甲狀腺、氣管及頸部血管觀察。 胸部及乳腺檢查:檢查胸部是否有畸形、胸廓活動度及心肺情況。乳腺檢查主要觀察乳腺發(fā)育情況,是否對稱,是否存在畸形及乳腺觸診檢查。 腹部檢查:腹部是否有畸形、腹部是否有壓痛,肝、膽、脾是否腫大,腹部有無腫塊,有無腹壁疝及腹股溝疝存在。 脊柱、四肢檢查:觀察脊柱生理彎曲、活動情況,是否存在畸形及側彎。四肢發(fā)育、活動情況,觀察是否存在畸形、水腫及血管曲張。 肛門檢查:包括肛門外觀檢查、肛門指檢、前列腺及肛門鏡檢查。 外生殖器檢查:男性體檢者包括外觀檢查,陰莖、陰囊及睪丸、附睪觸診。女性體檢者則進行婦科轉科檢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