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儀式一般在火葬場舉行,那里包括一個或多個的火化爐或火化“Retort”?;鸹癄t是一個工業(yè)用的火爐,它的溫度可高達870-980°C(1600-1800°F)確保能瓦解尸體。火葬場可以是的禮拜堂或殯儀館的一部分,或墳場提供的獨立設(shè)施或服務(wù)。
現(xiàn)代火化爐的燃料包括瓦斯和柴油。然而,煤和焦炭一直用到60年代早期。很多的火化爐都是可調(diào)校的控制系統(tǒng),用來監(jiān)測火化時火爐的情況。
火化后所有剩下來的都是干骨頭碎片(大多是鈣磷酸鹽及次要礦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相當(dāng)于身體的原有質(zhì)量的大約3.5%(兒童的則占2.5%,但比例會因身體結(jié)構(gòu)不同而有所相差)。由于干骨頭碎片的重量非常接近骨骼的重量,所以它們會因應(yīng)不同人而有所不同。研究指出,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成人(介于2至8磅,即0.9到3.6公斤)樣本的平均重量為5.3磅(約2.4公斤)。并是雙模態(tài)地分布,男性(介于4至8磅,即1.8至3.6公斤)的平均為6磅(2.7公斤);女性(介于2至6磅,即0.9至2.7公斤)的為4磅(1.8公斤)。在這些樣本里,總括所有成年骨灰樣本,超過6磅(2.7公斤)是來自男性,低于4磅(1.8公斤)則來自女性。
火化后的骨灰會放在一個長方形的塑料容器中,再放進一個紙箱或絲絨袋內(nèi),又或骨灰甕內(nèi)(如果家屬已經(jīng)購買了的話),然后歸還給死者近親。除了骨灰,火葬場當(dāng)局會準備一張火葬的官方證明書給家屬,用來證明死者遺體已合法處置,證書必須與骨灰一同保留。
骨灰可以存放在一個骨灰甕,或撒在一個特殊的地方,如山上,海中或地下等。其它特別的例子有通過氦氣球、煙花、獵槍子彈射出或從飛機上散落地面等,甚至將骨灰送到太空。由于骨灰的主要成分和鉆石一樣都是碳,有服務(wù)可用人造鉆石制造機將骨灰造成鉆石。此外它們也可加入甕與水泥等組成的人工魚礁,或者混入油漆制成死者的畫像。在美國,骨灰在得到特別準許下可以撒在美國國家公園里。另外,也可以把骨灰撒在私人地方,如果該主人同意的話。部分骨灰可能會保留在一個設(shè)計特別的紀念品小盒內(nèi),俗稱為“紀念吊墜”(Keepsake Pendant)。但后怎么處置都是看死者生前遺愿或其宗教信仰。某些宗教允許骨灰被灑或放在家里。一些宗教,如羅馬天主教,則堅持要把骨灰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