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設計是一個嚴謹且系統(tǒng)的過程。首先是定義問題和目標,設計師需深入了解產品的使用場景、用戶需求及技術限制,明確設計方向。接著,通過調查問卷、用戶測試、市場分析等方式收集用戶反饋和市場需求,為設計方案提供依據。在充分調研后,設計師發(fā)揮創(chuàng)意思維,結合市場趨勢提出創(chuàng)新設計方案。隨后,對方案從功能性、美觀度、成本效益等多方面進行評估與優(yōu)化。方案確定后,運用 3D 打印、CNC 加工等工具制作原型和樣機。再通過用戶測試收集反饋,進一步改進產品。后,設計師與生產部門、技術部門合作,確保產品準確生產制造,經嚴格質量檢測后上市銷售。這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對終產品的成功起著關鍵作用。
工業(yè)設計遵循諸多重要原則。需求原則是根本,產品功能需滿足客觀需求,否則會造成積壓浪費,且需求隨時間、地點變化,是產品升級的依據。信息原則要求設計師掌握市場、科技、工藝等信息,引導設計。創(chuàng)新原則鼓勵在產品外觀、色彩、功能等方面創(chuàng)新,但要基于核心功能。系統(tǒng)性原則強調設計師需分清產品主次功能,進行科學設計。收斂原則倡導在發(fā)散思維構思方案后,綜合信息進行收斂思維。產品優(yōu)化原則注重對產品測試調試,提升功能、結構和外觀。繼承原則是批判吸收前人成果,推陳出新。效益原則兼顧技術經濟與社會效益。時間原則要求加快設計研制,搶占市場。定量原則在方案評選等環(huán)節(jié)采用科學定量方法。這些原則共同保障工業(yè)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在產品外觀設計過程中,必須重視法律與倫理問題。從法律角度看,產品外觀設計受專利法、商標法等法律法規(guī)保護。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要避免抄襲他人外觀設計專利,防止侵權行為。申請外觀設計專利能保護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成果,防止競爭對手模仿,維護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優(yōu)勢。
同時,產品外觀設計也涉及倫理問題。設計不能采用誤導消費者、違背公序良俗的元素。例如,在食品包裝設計中,不能通過虛假的外觀設計夸大產品功效或誤導消費者對產品成分的認知;在兒童產品設計中,要確保外觀設計符合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需求,避免使用暴力、恐怖等不良元素。設計師應秉持道德責任,運用設計為社會創(chuàng)造積極、正面的價值,讓產品外觀設計在合法合規(guī)的前提下,體現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感。
人機工程學在機械設備外觀設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致力于使機械設備與操作人員之間達到的協調匹配狀態(tài)。在操作界面設計方面,按鈕、手柄、操縱桿等的位置、大小、形狀和觸感都要根據人體手部的生理結構和操作習慣進行設計。例如,大型起重機的操作手柄,其形狀和尺寸要貼合操作人員的手掌,表面采用防滑材質,方便操作人員在長時間操作過程中舒適、穩(wěn)定地握持,并且操作力的大小要適中,既保證操作的準確性,又不會讓操作人員感到過度疲勞。在設備的可視性設計上,儀表盤、顯示屏等信息展示區(qū)域要位于操作人員的視野范圍內,信息的布局和顯示方式要清晰易懂,便于操作人員快速獲取關鍵信息。此外,機械設備的整體高度和操作位置也要考慮操作人員的身高范圍,例如,常見的工廠流水線設備,其工作臺高度會根據大多數工人的身高進行設計,使工人在操作時能夠保持舒適的姿勢,減少身體的勞損,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降低了因操作不便導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