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試驗機檢驗時的靜態(tài)與動態(tài)準確度:
1、拉力試驗機的靜態(tài)準確度
對于每個力的量程,規(guī)定了試驗機準確度的級別為1級或2級,試驗機的每一量程的分級,要根據(jù)檢驗試驗機時測得的精密度和準確度的值確定。
標準中給出了1級和2級精密度和準確度的允許值,誤差的圖解說明具體見標準。試驗機若單獨有壓縮或其他試驗模式的量程時,這些量程應獨立進行檢驗。
檢驗的方法應依據(jù)有關標準,經(jīng)過檢驗的裝置應在給出的準確度極限以內(nèi)。如果試驗機要用于測量循環(huán)力,應以遞增和遞減力兩種方式進行檢驗。
2、拉力試驗機的動態(tài)準確度
裝有電子測力裝置的拉力試驗機,可以認為在標準所給出的各試驗速度下完全無慣性。但這未必適用于通常和它們一起使用的電子記錄儀,在許多情況下這些記錄儀的動態(tài)不準確度大大超過它們的靜態(tài)不準確度。
所有的機電式記錄儀都存在動態(tài)誤差,此誤差通常來源于由裝置的慣性而產(chǎn)生的加速度誤差和由機械與靜電的摩擦作用引起的筆的滯后誤差。記錄儀動態(tài)準確度的測量通過記錄試驗過程中的誤差信號大小來實現(xiàn)。這在不影響儀器性能的情況下能夠完成,但通常在技術上是困難的。因此認為目前在本標準中規(guī)定動態(tài)準確度的極限和校準方法是不切合實際的。所以,用戶要從拉力試驗機生產(chǎn)廠獲得用以計算概率測量誤差和評估該誤差是否顯著的記錄儀動態(tài)準確度圖。在有這種動態(tài)誤差的情況下,可通過降低試驗速度,或通過提高輸出裝置的滿量程讀數(shù),來降低加速度和速度。
拉力試驗機試驗速度校準 我們在校準試驗機的試驗速度時候
(1)首先記下機臺橫梁的開始位置;
(2)然后在控制面板上選擇速度值(使用標準直鋼尺量測橫擔行程);
(3)啟動機臺的同時電子秒表開始計時1分鐘,秒表到達時間的同時按下機臺停止鍵;
(4)根據(jù)秒表的時間,記錄橫擔行程值為每分鐘之速率(mm/min),觀察橫擔行程值與直鋼尺之差,并計算橫擔行程誤差值,應不超出±1%。
電子試驗機結構:
1、電子試驗機的主機采用高質量、高強度的材質,具有使用壽命長等特點。設備采用圓弧同步齒形方式, 利用無間隙傳動,能做低周疲勞等試驗,在運行過程中具有平穩(wěn)、響應快、噪音低等優(yōu)點。
2、設備可以選用雙重空間工作的方式,上空間做拉伸,下空間做壓縮等試驗,達到上下空間同時工作。該工作方式不需要裝卸夾具,能達到理想的測量效果。
3、伺服單元采用的是全數(shù)字交流伺服電機和驅動器,工作性能好,測量結果準確。
4、測量傳感器選用的是高質量設備,具有良好的傳感效果。
5、測量控制系統(tǒng)具有高速處理能力,抗干擾能力高,能準確的測量出相關數(shù)據(jù)。